人物:張紹文

共 4 首
逍遙詠 其一 北宋 · 趙炅
七言律詩
還元到即見真歸,不是虛傳羽化飛。
大道勿將閑設(shè)用,精修別得便忘機。
安排穩(wěn)入龍宮內(nèi)(原注:結(jié)汞以處室,鑄鼎以營宅,抱陽而居,以順其制,故安詳穩(wěn)細(xì),庶成其功爾。),變易終藏虎鼎威
豁達(dá)乾坤神妙理,逍遙鉛汞共相依。
⑴ 原注:《德經(jīng)》云: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即是反于靜而歸于真,淳源既還,何所不適。
⑵ 原注:其道既真,其神必靈,故得脫屣人間,羽化象外。儻傳之虛妄,又安得御風(fēng)乘云飛騰碧落者哉。
⑶ 原注: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蓋周應(yīng)物用,無所偏名,且非閑妄施為得臻至極也。
⑷ 原注:精勤以修,方達(dá)妙旨,便能外其形,忘其機,縱玄黃相鮮,榮枯倚伏,何有于我哉。
⑸ 原注:龍虎分位,水火交養(yǎng),氣類相生,變化倏忽。道遠(yuǎn)乎哉,誠可明矣。
⑹ 原注:神妙之理,乾坤之象,雖豁達(dá)無際,而幽微罕測,自非理合元和,功究造化,何能修鍊者哉,
⑺ 原注:汞無自成之理,金無獨變之道。故轉(zhuǎn)鉛為金,化砂為汞,魂魄相依,逍遙養(yǎng)育,自然而然,唯圣作則矣。
施淮馬與鑒上人 元 · 楊弘道
七言律詩
嗟嗟牝馬老而羸,況復(fù)雙瞳障腦脂。
相下得之來汶上,暑天忽爾到寒時。
貧家芻秣應(yīng)難繼,末路庖廚不忍為。
若踏金田宜努力,庶成善果脫毛皮。
園林蕭瑟云模糊,?角相與尋清娛。
南華堂前好水竹,梅枝橫出爭盤紆。
六花高下舞巖岫,似聽蟹爪行殘?zhí)J。
頃之灑粉漸照坐,駝裘烏帽主客俱。
分茶說餅解寒色,天生一□重屏圖。
凋年似此頗不惡,況觀寶刻開香廚。
孟蜀石經(jīng)僅一卷,張紹文筆嚴(yán)形模。
周南疑誤辨□字(惄如調(diào)饑石本作輖即古朝字),月令注釋亡哥奴(毛詩儀禮禮記俱挍書郎張紹文書禮記用唐明皇刪定本以月令為第一李林甫奉敕注見晁氏讀書志)
秋壑翹材有首選,特筑世?臨西湖。
雕鐫韓集稱善本,紙墨精好久不渝。
降王狎客兩寂寞,等為亡國夫何殊。
流傳幸有經(jīng)籍在,千秋差免謚至愚。
武林城中十萬戶,纖兒綺榻圍溫爐。
雪中那得二游合,冷淡生活笑異趨。
詩成喚起鹿門子,任徐今不居?xùn)|吳。
孟蜀所刻石經(jīng),《孝經(jīng)》《論語》《爾雅》,張德釗書;《周易》,楊鈞、孫逢吉書;《尚書》,周德貞書;《周禮》,孫朋吉書;《毛詩》《禮記》《儀禮》,張紹文書;惟《左傳》不題書者姓名。晁公武所述如此。此冊第十五卷,起襄公十年至十五年。卷末注出,「經(jīng),七千九十三字,注,五千二十四字」。字有歐法,古味殊勝。秋來見青陽吳氏蜀石經(jīng)《周禮》《公羊傳》各一冊,又見山陽丁氏嘉祐二體石經(jīng)四巨冊,皆為作詩。今復(fù)睹此,墨緣駢萃,目不給賞,漫占一絕。
書律森嚴(yán)近率更,卷終字?jǐn)?shù)見專精。
如何不著誰人筆,輸與張楊后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