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康與之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韓玉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一○
韓玉,本北人,隆興初挈家自金投宋。
乾道二年添差通判隆興府。
勒停,送柳州羈管。
五年添差袁州通判。
六年為右承務(wù)郎、軍器少監(jiān),兼權(quán)兵部郎官。
七年兼提點御前軍器所。
淳熙初以端明殿學(xué)士知平江府。
工詞,嘗與康與之、辛棄疾相唱和,今存《東浦詞》一卷。
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一六、七一之八,《宋史》卷一六五《職官志》五、卷三八七《汪應(yīng)辰傳》,《全宋詞》第三冊第二○五五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字溫甫。
原為北方豪族,嘗與司馬通國相結(jié)舉事,未遂。
高宗紹興初,挈家自金投宋,授江淮都督府計議軍事,累遷提點御前軍器所。
工詞,與康與之、辛棄疾相唱和。
有《東浦詞》。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1 【介紹】: 金薊州漁陽人,字溫甫。章宗明昌五年經(jīng)義、辭賦兩科進士。入翰林為應(yīng)奉,應(yīng)制一日百篇,文不加點。泰和中,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船運至都。授同知陜西東路轉(zhuǎn)運使事。與西夏戰(zhàn)有功。為人忌,誣以私通西夏,遷河平軍節(jié)度副使。又誣以謀反,囚死。
中州集
玉字溫甫其先相人五世祖繼寧仕石晉為行軍司馬從出帝北遷居析津曾孫知白仕遼為中書令孚為中書門下平章事賜田盤山遂為漁陽人曾祖錫字難老仕國朝以濟南尹致仕溫甫明昌五年經(jīng)義詞賦兩科進士入翰林為應(yīng)奉應(yīng)制一日百篇文不加點又作元勛傳稱旨道陵嘆曰勛臣何幸得此家作傳耶泰和中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船運至都升兩階授同知陜州東路轉(zhuǎn)運使事大安三年都城受圍夏人連陷邠涇陜西安撫司檄溫甫以鳳翔總管判官為都統(tǒng)府募軍旬月得萬人藉秦州場買馬官香及鳳翔冒買馬七百寶雞埋沒官鐵他州郡弓弩數(shù)千以給軍出屯華亭與夏人戰(zhàn)敗之獲牛馬千馀時夏兵五萬方圍平?jīng)鲇謶?zhàn)于北原夏人疑大軍至是夜解去當路者忌其功驛奏溫甫與夏寇有謀朝廷疑之使使者授溫甫河平軍節(jié)度副使且覘其軍先是華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絕謀舉兵入援而溫甫恃其軍為可用亦欲為勤王之舉乃傳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禍有所基始自賊臣貪容奸賂繼緣二帥貪錮威權(quán)既止夏臺之師旋致會河之敗又云齊魏以高壘為能堅蒲絳以穿空為得計裹糧坐費盡膏血于生民棄甲復(fù)來竭資儲于國計要權(quán)力而望形勢連歲月而守妻孥又云命令不至京師奈何盼盼四集之師懸懸半歲之上人誰無死有臣子之當然事至于今忍君親之弗顧勿謂百年身后虛名一聽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顏以居人世公直一軍行有日矣將佐違約國朝人有不從者輒以軍法從事京兆統(tǒng)軍便謂公直據(jù)華州反遣都統(tǒng)楊圭襲取之皆置極刑公直曾為書約溫甫溫甫不預(yù)知其書乃為安撫所得(公直書三一與京兆宣撫一與溫甫一與楊圭故京兆軍得因書襲華州)及使者覘溫甫軍且疑預(yù)公直之謀即實其罪溫甫赴官道出華州被囚死于郡學(xué)臨終書二詩壁間士論冤之溫甫先賦怪松云昂藏殊未展傴僂旋自縮惜爾云外姿耐此胯下辱又云木高眾必摧地厚敢不跼河中皆汎汎澗底自郁郁未幾被禍人以為讖云子不疑字居之小字錦郎以父死非罪誓不祿仕丙申之夏過予冠氏出其父臨命時手書云此去冥路吾心皎然剛直之氣必不下沈兒可無慮世亂時艱努力自護幽明雖異寧不見爾予為之惻然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紀(一二五五~?),字景元,號淡軒,東莞(今屬廣東)人。庚弟。弱冠領(lǐng)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四)鄉(xiāng)薦(民國《東莞縣志》卷八七郭應(yīng)本《越吟斐稿序》)。次年登進士第。宋亡,隱居不仕。有詩詞集《越吟斐稿》及《秋江款乃》,皆佚。事見《廣州人物傳》卷九《陳庚傳》附、《宋東莞遺民錄》卷下補遺《陳氏族譜》。今錄詩二十六首。
全粵詩·卷四九
陳紀(一二五五 — ?
),字景元,號淡交,一號淡軒。
東莞人。
陳應(yīng)辰之裔孫,陳庚之弟。
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以《周禮》中鄉(xiāng)舉,次年成特奏名進士。
官至通直郎。
宋亡不仕,與兄退隱家居,以賦詠自娛,時與趙必??、趙時清等宋遺民唱和。
紀工小詞,有周邦彥、康與之風(fēng)韻。
有《越斐吟稿》、《秋江欸乃》,皆佚。
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八、明張二果崇禎十二年《東莞縣志》卷五,皆以紀與其兄庚合傳。
今從張其淦《東莞詩錄》輯得詩二十六首,參校清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下《陳紀傳》附詩及《詩文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