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34 【介紹】: 宋開封陳留人,字子我,號七里先生。江休復孫。欽宗靖康元年,以薦賜同進士出身。除承務郎、諸王府贊讀。上書辨宣仁后誣謗,遭黜,渡江寓居桐廬之鸕鶿源。高宗建炎初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三年,權太常少卿。有《自然庵集》。全宋詩
江端友(?~一一三四),字子我,開封(今屬河南)人。鄰幾孫,端禮弟。早年隱居,不赴科舉(《景迂生集》卷一九《壽昌縣君劉氏墓志銘》)。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賜同進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四二),為諸王府贊讀。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官兩浙福建路撫諭使。紹興二年(一一三二),主管江州崇道觀。四年,卒于溫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五八、七四)。有《七里先生自然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已佚。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二九一九
江端友(?——一一三四),字子我,自號七里先生,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初隱居不仕,靖康元年,以吳敏薦其素有高行,詔賜同進士出身,除承務郎、諸王府贊讀。上書辯宣仁誣謗,遭黜。建炎元年七月,召為兵部員外郎,改禮部,遷太常少卿。紹興二年請祠,主管臺州崇道觀。次年,以祠部員外郎、兼權太常少卿主管溫州神主。紹興四年卒,年六十馀。著有《自然庵集》。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七、禮一一之四、禮一五之一二,《宋史翼》卷一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87—1152 【介紹】: 宋饒州浮梁人,字伯寓,號愚翁。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試第一。欽宗即位,拜左正言,極言時弊,請黜免徐處仁、吳敏、唐恪等。高宗即位,遷給事中,疏言皆切時務。進兵部尚書。因議論宋金關系不專主和,為秦檜所忌,出知信州,旋稱疾提舉宮觀。有《論語說》、《周禮儀》、《飽山集》等。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號愚翁,饒州浮梁(今屬江西)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試第一,累官校書郎。欽宗時除左右正言。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提點江東刑獄。二年,拜給事中,再度出復。四年,知撫州。歷知嚴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讀。十三年,拜兵部尚書,為秦檜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九、一五○),稱疾請祠,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飽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見《新安文獻志》卷七八胡銓《程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八一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縣,號愚翁,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zhèn))人。政和六年上舍試第一,授承事郎、太學博士。欽宗時除右正言,極言時病。高宗即位,召為太府少卿,遷給事中兼侍講。出知撫州,提舉宮觀。復入兼侍讀,除兵部尚書。秦檜忌之,改龍圖閣學士、知信州。復提舉宮觀。坐通書李光,降朝議大夫。紹興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論語說》、《論語集解》、《周禮義》、《尚書說》、《諫垣論疏》、《奏議》、《黃門忠告》、《經筵講讀》、《三朝對語》、《資善堂口義》、《飽山集》等。見胡銓《宋龍圖閣學士左中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觀廣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四百戶贈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銘》(《新安文獻志》卷七八。簡稱《程瑀墓志銘》),《宋史》卷三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五六【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國器。余安行子。徽宗崇寧間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欽宗靖康初,上疏言朝政七失,帝嘉其忠直,擢為監(jiān)察御史。曾言蔡京、童貫、蔡攸、朱勔及吳敏等宜加罷黜誅逐,請令有司將黨人之未卒及子孫可錄用者具名以聞。在職數月,上章至六十余。旋因忤權幸,出知河北州郡。后以親喪不復仕。有《真隱集》。
余應求,(一作球),字國器,饒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安行子。登崇寧五年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靖康元年正月,上言朝政有七失,欽宗親擢為監(jiān)察御史。忤權倖,與外任,權發(fā)遣衛(wèi)州,既又責監(jiān)達州鹽場。建炎初,召為考功員外郎;二年,出知岳州。后坐為李綱絪親久廢。紹興五年起知信州,除江南西路提刑。七年,罷。九年,為福建路轉運副使。又曾為江南西路轉運使。二十二年,知虔州,會兵亂父死,遂以丁憂為辭而去,不復出仕。著有《真隱集》及《奏議》。見《靖康要錄》卷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一六、九三、一一七、一三二、一六三,《方輿勝覽》卷五九,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八五。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