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47或748—825 【介紹】: 唐扶風(fēng)平陵人,字中行。代宗大歷十四年進(jìn)士。隱居廣陵二十年,多所論著。德宗貞元十四年杜佑鎮(zhèn)淮南,奏授校書郎,為節(jié)度參謀。歷朗、夔、江、撫四州刺史。入為國子祭酒致仕。與弟竇牟、竇群、竇庠、竇鞏均以詩名,后人集五人詩為《竇氏聯(lián)珠集》。
【生卒】:756—825 字中行,排行大,京兆金城(今陜西興平)人,郡望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父叔向,有詩名。常于代宗大歷十四年(779)登進(jìn)士第,久為鹽鐵轉(zhuǎn)運(yùn)府小吏。德宗貞元十四年(798)任淮南節(jié)度參謀,歷鹽鐵轉(zhuǎn)運(yùn)從事,湖南觀察判官。憲宗元和六年(811)征為侍御史,轉(zhuǎn)水部員外郎,七年授朗州刺史,歷夔、江、撫三州刺史。穆宗長慶中以國子祭酒致仕,敬宗寶歷元年(825)卒。生平見褚藏言《竇常傳》,新、舊《唐書·竇群傳》附傳。常工詩,曾編《南熏集》3卷,收大歷詩人作品。今存《竇氏聯(lián)珠集》5卷,收常與弟牟、群、庠、鞏詩各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入。唐詩匯評
竇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fēng)(今陜西興平東南)。大歷十四年,登進(jìn)士第。父叔向卒,遂卜居揚(yáng)州之柳楊,疏泉種樹,隱幾著書。貞元十四年,成德軍節(jié)度使王武俊辟掌書記,不就?;茨瞎?jié)度使杜佑奏授校書郎,為節(jié)度參謀,后歷泉府從事,由協(xié)律郎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蘋、李眾湖南幕,為團(tuán)練判官、副使。入朝為侍御史、水部員外郎。八年,出為朗州刺史,轉(zhuǎn)夔、江、撫三州刺史,后除國子祭酒致仕。有文集十八卷,已佚。大中中,褚藏言編常兄弟五人詩為《竇氏聯(lián)珠集》,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十六首。
作品評論
常兄弟五人,聯(lián)芳比藻,詞價(jià)靄然,法度風(fēng)流,相距不遠(yuǎn)。且俱陳力王事,膺寵清流,豈懷玉迷津區(qū)區(qū)之比哉!后人集其所著詩通一百首為五卷,名《竇氏聯(lián)珠集》、謂若五星然。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60—814 【介紹】: 唐扶風(fēng)平陵人,字丹列。竇牟弟。擢進(jìn)士第,以處士客隱毗陵。德宗擢為左拾遺。與王叔文不合。憲宗即位,出為唐州刺史。李吉甫與群善,召為吏部郎中。及用人論不合,乃怨吉甫。坐事將誅,賴吉甫救得免。出為黔中觀察使。遷容管經(jīng)略使。召還道卒。與兄竇常、竇牟、弟竇庠、竇鞏合著《竇氏聯(lián)珠集》。
【生卒】:765—814 字丹列,排行三,京兆金城(今陜西興平)人,郡望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父叔向,有詩名。群隱居常州,從啖助門人盧庇習(xí)《春秋》。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征為左拾遺,遷侍御史、膳部員外郎。憲宗元和元年(806)出為唐州刺史,改山南東道節(jié)度副使。二年召為吏部郎中,遷御史中丞。三年出為黔中觀察使,六年貶開州刺史,八年移容管經(jīng)略使。九年召還朝,卒于路。生平事跡見褚藏言《竇群傳》,新、舊《唐書》本傳。今存《竇氏聯(lián)珠集》5卷,收群及兄常、牟,弟庠、鞏詩各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入。唐詩匯評
竇群(760-814),字丹列,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fēng)(今陜西興平東南)。初,隱居毗陵。貞元十年,詔征天下隱居丘園不求聞達(dá)之士,郡守韋夏卿表薦之,不報(bào)。十八年,夏卿為京兆尹,復(fù)薦之,授左拾遺,遷侍御史知雜。永貞中,自駕部員外郎出為唐州刺史。元和初,入為吏部郎中,遷御史中丞。三年,與呂溫、羊士諤摭拾宰相李吉甫陰事告之,辭多不實(shí),貶黔中觀察使。坐十洞蠻反,貶開州刺史,移容管經(jīng)略使。詔還朝,道卒。大中中,褚藏言編群兄弟五人詩為《竇氏聯(lián)珠集》,今存。《全唐詩》存詩二十三首。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偫字丹列。京兆金城人。貞元中以薦為左拾遺。憲宗朝累遷御史中丞。出為湖南觀察使。元和九年卒于容管經(jīng)略使。年五十五。贈左散騎常侍。
作品評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66或767—828或829 【介紹】: 唐扶風(fēng)平陵人,字胄卿。竇群弟。釋褐國子主簿。吏部侍郎韓皋出鎮(zhèn)武昌,辟為推官。皋移鎮(zhèn)浙西,奏庠為節(jié)度副使、殿中侍御史。德宗貞元中出為信、婺二州刺史。平生工文,著述亦多,與兄竇常、竇牟、竇群、弟竇鞏合著《竇氏聯(lián)珠集》。
【生卒】:766?—828? 字胄卿,排行五,京兆金城(今陜西興平)人,郡望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父叔向,有詩名。德宗貞元中任商州從事。順宗永貞元年(805)任武昌節(jié)度副使,憲宗元和三年(808)改浙西觀察副使。累歷澤州刺史、登州刺史。穆宗長慶二年(822)任東都留守判官,改信、婺二州刺史。約卒于文宗大和二年(828)。生平見褚藏言《竇庠傳》,新、舊《唐書·竇群傳》附傳。庠有詩名,褚藏言稱其“為五字詩,頗得其妙”(《竇庠傳》)。今存《竇氏聯(lián)珠集》5卷,收庠與兄常、牟、群,弟鞏詩各1卷。《全唐詩》收入。唐詩匯評
竇庠(約767一約828),字胄卿,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fēng)(今陜西興平東南)。初應(yīng)進(jìn)士舉,后罷舉為金商防御使判官,授國子主簿。永貞元年,韓皋鎮(zhèn)武昌,辟為節(jié)度推官,權(quán)知岳州。元和三年,皋移鎮(zhèn)潤州,庠亦隨之,為殿中侍御史,度支副使。遷漳州刺史。七年,范傳正奏為宣歙團(tuán)練副使,歷奉天令、登州刺史。長慶中,韓皋留守東都,奏為汝州味御判官。后遷信州刺史。大和初,轉(zhuǎn)婺州,卒。大中中,褚藏言編庠兄弟五人詩為《竇氏聯(lián)珠集》,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十一首。
作品評論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四生卒年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憲宗元和五年(810)任河南令,與韓愈、竇牟聯(lián)唱。后官至泉州刺史。事跡散見《元和姓纂》卷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詩紀(jì)事》卷三〇。《全唐詩》存詩1首,又聯(lián)句1首。
執(zhí)中。京兆人。河南縣令。歷泉州刺史。
人物簡介
【生卒】:?—830 【介紹】: 唐貝州清河人。排行十二。德宗貞元二年,登進(jìn)士第,以侍御史為華州上佐。貞元末,東都留守韋夏卿辟為僚佐。憲宗元和元年,官禮部員外郎。歷戶部郎中,遷尚書左丞。穆宗長慶元年,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元年,官左散騎常侍。尋以兵部尚書致仕。能詩,與劉禹錫友善。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生卒】:?—830 排行十二。清河(今屬河北)人。德宗貞元二年(786)登進(jìn)士第,后以侍御史為華州上佐。貞元末,韋夏卿留守東都,辟為僚佐。憲宗元和元年(806)官禮部員外郎,歷戶部員外郎、郎中,遷尚書左丞。穆宗長慶元年(821)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元年(827),官左散騎常侍,以兵部尚書致仕,四年卒。早年與劉禹錫友善,有詩贈答。生平事跡散見呂溫《韋夏卿神道碑》、褚藏言《竇牟傳》、張賈《國子祭酒致仕包府君墓志銘》(見《千唐志齋藏志》)、《舊唐書·文宗紀(jì)》及《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三、卷一二、卷二〇。《全唐詩》存詩2首,殘句2。
賈。蒲州人。憲宗朝官兵部尚書。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72或773—831或832 【介紹】: 唐扶風(fēng)平陵人,字友封。竇庠弟。憲宗元和二年進(jìn)士。袁滋辟為從事及掌書記。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檢校秘書少監(jiān)、兼御史中丞。平居與人言不出口,時(shí)號“囁嚅翁”。工五言詩。與兄竇常、竇牟、竇群、竇庠合有《竇氏聯(lián)珠集》。
【生卒】:772—831 字友封,排行七,人稱囁嚅翁,京兆金城(今陜西興平)人,郡望扶風(fēng)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父叔向,有詩名。鞏于憲宗元和二年(807)登進(jìn)士第,為滑州節(jié)度從事。歷佐山南、荊南、平盧節(jié)度幕。敬宗寶歷元年(825)入為侍御史,轉(zhuǎn)司勛員外郎、刑部郎中。文宗大和四年(830)為武昌節(jié)度使元稹副使,五年稹卒,鞏回長安,卒。生平事跡見褚藏言《竇鞏傳》,新、舊《唐書·竇群傳》附傳。竇鞏有詩名。白居易稱賞其絕句,收入所編《元白往還集》中(《與微之書》)。褚藏言稱其“遇境必言詩,言之必破的,佳句不泯,傳于人間”(《竇鞏傳》)。今存《竇氏聯(lián)珠集》5卷,收鞏與兄常、牟、群、庠詩各1卷。《全唐詩》收入。唐詩匯評
竇鞏(769—831)字友封,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fēng)(今陜西興平東南)。元和二年登進(jìn)士第,授校書郎,為袁滋滑州、江崚二府掌書記。元和末,入薛平青州幕,官掌書記、判官、副使,累遷大理評事、監(jiān)察殿中侍御史、檢校祠部員外郎。寶歷元年,隨薛平入朝,除侍御史,遷司勛員外郎判度支、刑部郎中。大和四年,元稹出鎮(zhèn)武昌,奏為觀察副使,檢校秘書少監(jiān)、兼御史中丞。五年,北歸,卒。大中中,褚藏言編鞏及其兄五人詩為《竇氏聯(lián)珠集》,今存。《全唐詩》存詩三十九首。
作品評論
竇氏五昆皆能詩,友封(鞏)尤長絕句,為元、白所稱。唐詩紀(jì)事
樂天與微之書云:君興有馀力,且與仆悉索還往詩中,取其尤長者,如張十八古樂府,李二十新歌行(紳也),盧、楊二秘書律詩(貞與巨源),竇七(鞏也)、元八絕句,博考精掇,編而次之,號《元白往還詩集》。眾君子得擬議于此者,莫不踴躍歡喜,以為盛事。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