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柳仲郢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柳璧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字賓玉。
柳仲郢子。
馬植鎮(zhèn)汴州,辟掌書記,擢右補(bǔ)闕,轉(zhuǎn)屯田員外郎。
僖宗至蜀,授翰林學(xué)士。
累遷右諫議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字韜玉。
柳仲郢子。
學(xué)不營仕,有《春秋三氏異同義》、《天祚長歷》等。
終著作郎。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號陳七子。
排行七。
德宗貞元間至褒城,年約50余,多變化之術(shù)。
因狂醉市中而入獄,不食而死。
棄之郊外,旋還家,復(fù)至市中。
柳仲郢、周墀、高駢等皆禮重之。
僖宗中和五年(885)至長安,曾寄詩與宦官田令孜。
后卒于家。
其后復(fù)有人云在長安見之。
事跡見《太平廣記》卷五二引《仙傳拾遺》。
全唐詩》存斷句2。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3 【介紹】: 唐僧。臺州天臺人,俗姓陳。因其曾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故本名不顯。幼出家于臺州國清寺。登戒后,歷游觀方。初至洛陽,次河陽,立道場為民救旱。代宗大歷元年,結(jié)茅居霍山,頗有異跡。后住晉州大梵寺。又?jǐn)?shù)開施食道場以救饑。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天臺陳氏子。
七歲喪父。
哀毀過禮。
服除白母。
求出家。
母意難之。
即斷一指示所志。
遂趨國清寺落發(fā)登具。
以其每欲以己代眾生病苦也。
故名。
久之游方抵淩郊。
時河陽方苦旱。
病適至因按經(jīng)法。
繪八龍王立道場以禱。
果大霔千里沾足。
先是其地夏則風(fēng)雹暴作。
苗稼偃拔。
雉堞皆頹弛。
識者以為毒龍使然。
病為持密語禳之。
自爾無患。
民立祠肖貌祀焉。
大歷元年。
登太行入霍山。
結(jié)茅深??以遁。
或有盜其所蓄者。
欲遽去。
而二虎據(jù)路口。
會病從他處歸。
盜扣頭陳悔。
病慰喻之斥虎使去。
盜顧乞留服役左右終其身。
中山廟尤靈異。
昔神堯初起義師。
嘗沮陰雨。
迷道于此。
而神陰助有功跡。
及即位詔鐫石像列祀典。
病至是念其以殺食晉絳間。
于是造庭對像語。
使從己受佛戒。
像忽頷首若許者。
旁顧神婦像略不動。
病則毀撤之曰。
何物頑礦能為眾生害。
如此。
百姓以告太守。
太守怒系之。
嘉泉寺門戶扃鐍嚴(yán)甚。
旬浹啟視病則兀爾禪寂自若。
眾聞而坌至。
或擊磬以出其定。
太守遣邀之弗聽。
使再往。
約曰。
如必弗來者。
則斷其頭來。
病謾斬一指付使者。
太守感動竟躬詣以謝。
仍徙病大梵寺且營浮圖。
以葬指節(jié)。
由爾檀信向慕而施幣山積。
有忌者賂貧女。
以鴆酒進(jìn)曰。
妾夫善釀。
今茲其釀?wù)\加美。
幸和尚小酌。
以種福田。
經(jīng)云佛不違眾生愿。
惟和尚慈悲病。
曰汝非佛耶。
貧女喜盡以情告。
病笑釂曰。
吾所坐地當(dāng)裂。
徐視之。
果裂。
其毒氣之酷可想見。
今俗以酒供養(yǎng)始此。
歲饑必募糧設(shè)會。
以飽餓者凡八設(shè)會。
而燕趙賴之。
貞元十四年七月八日。
別眾跏趺。
如入禪定。
弟子疑其不滅。
列香華供養(yǎng)如常時。
閱一歲膚肉覺堅縮。
而后加之漆布以圖永久。
武宗時舁匿廢陶灶中。
風(fēng)雨莫之庇。
尋出異草盤結(jié)覆頂上。
宣宗復(fù)教。
作亭徙置之。
嘉泉指節(jié)歷百齡不壞。
筋肉爪甲愈益光潤如黃金色。
唐沙門。
史亡其名。
隱居興元褒城之中梁山言行直率。
不為世俗規(guī)矩所制。
飲酒啖肉自若。
其儕輩舉非之。
然以齒臘之。
長。
獲紀(jì)綱寺職。
而議論設(shè)施。
咸當(dāng)人亦因以畏服焉共尊為上座。
少年后生。
間有效其所為者。
上座聞而駭曰。
未得凈心地。
何敢爾。
吾弟當(dāng)以折伏之。
一日戒庖者。
剩治餅餤邀眾游冢墓間。
獨地坐掇枯骼腐胔。
鋪餅餤裹食之。
如鮮美雋永物。
眾環(huán)視噦嘔不能已。
上座顧謂眾曰。
汝等能食此否。
能食此則庶幾可以食肉也。
柳公仲郢
鎮(zhèn)興元時躬詣禮敬。
年八九十乃卒。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代病者。臺州天臺人也。姓陳氏。以其嘗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致本名不顯矣。誕育之辰祥光充室。鄰里異焉。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今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fēng)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為毒龍為之也。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亡是患。盟津民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盜本樵子。愿依附為苦行焉。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肸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領(lǐng)首。顧其神婦略無俞答之狀。遂剃神之發(fā)毀撤神婦。鄉(xiāng)人怪之聞白州邑。太守怒之曰。此唐高祖初起至此。久困陰雨其神見形示路以迎義師。厥后礱石為像。薦饗無虧。此之髡師無狀敢爾。俾系閉于嘉泉寺扃鍵且嚴(yán)。至二十日啟關(guān)寂然禪定。傾城咸往觀禮?;蚵曧嗍嫘於?。太守急召之不來。以至約令斷頭。代病斬一指以付使者。太守感之。躬就迎請。移置大梵寺。別營磚浮圖以藏其指節(jié)矣。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窴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紿之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墳裂。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止給與凈水飲之必瘳。凡屬薦饑必募糧設(shè)食。后于趙州救斯荒歉。作施食道場前后八會。遐邇賴之道感多類。以貞元十九年秋七月八日奄然跏趺示滅。四眾初謂如嘉泉寺之禪定歟。香華供養(yǎng)。至于隔歲膚肉漸堅。方知永逝。遂漆布繢畫之。武宗廢塔像無巨細(xì)皆毀除。或議之移入陶灶中。既而生瑞草一本。其狀亭亭若蓋。盤錯縈紆庇其風(fēng)雨而有馀也。宣宗即位佛事中興。綱紏比丘造小亭。移真形窴于此。先于嘉泉寺斷指節(jié)。已過百齡筋肉甲爪光潤且如金色。或?qū)俦锍窍葜竿?。后有赍出逃難。事息歸還。亦陰福其逋亡者。至今平陽人崇信焉。
神僧傳·卷第八
釋代病者。天臺人也。姓陳氏。誕育之辰祥光滿室。鄰里驚異。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fēng)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稱毒龍為害。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無是患。共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月*(夸-大+八)]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音闡)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頷首聽命。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寘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給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僨(音奮)烈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只給與凈水。飲之必瘳。貞元中奄然跏趺示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4—809 【介紹】: 唐魏州元城人,徙京兆。代宗大歷初登五經(jīng)科。三遷膳部員外郎。李抱真卒,伉持節(jié)臨吊,拒受贈帛。會醴泉令缺,德宗以為伉清白可用,遂以授伉。遷給事中、皇太子諸王侍讀。順宗時進(jìn)兵部侍郎,改國子祭酒,出為同州刺史,官終左散騎常侍。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4—809 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
徙貫京兆(今陜西西安)。
代宗大歷二年(767)登五經(jīng)秀才科。
德宗建中四年(783)又登博學(xué)三史科。
調(diào)長安尉。
歷睦王侍讀、醴泉令等職。
貞元十七年(801)薦為給事中,充皇太子及諸王侍讀。
順宗即位,拜兵部侍郎。
后歷國子祭酒、同州刺史、左散騎常侍,復(fù)為國子祭酒,卒贈禮部尚書。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
曾著《諭蒙書》14篇以教民,又著《三傳異同》3卷,并佚。
全唐詩》存詩3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伉。本魏州元城人。徙京兆。大歷初登五經(jīng)秀才科。授秘書郎。建中四年又登博學(xué)三史科。三遷尚書膳部員外郎。歷給事中。順宗立。進(jìn)兵部侍郎。拜左散騎常侍。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

人物簡介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釋亡名者。
不知何許人也。
居褒城西數(shù)十里。
號中梁山。
數(shù)峰回負(fù)翠碧凝空。
處于厥中。
行終詭異言語不常。
恒見者弗驚。
乍親者可怪。
平??崾染贫橙狻?div id="1lbdlnx" class='inline' id='people_102280_0_9_comment'>
粗重公行。
又綱任眾事且多折中。
僧亦畏焉。
號為上座。
時群緇。
伍一皆仿習(xí)。
唯此無懼。
上座察知而興嘆曰。
未住凈心地何敢逆行。
逆行非諸人境界。
且世云。
金以火試。
待吾一日一時試過。
開成中忽作大餅招集徒眾曰。
與汝曹游尸陀林去。
蓋城外山野多墳冢。
人所棄尸于此。
故云也。
上座踞地舒餅。
裹腐爛死尸向口便啖。
俊快之狀頗嘉。
同游諸僧皆掩鼻唾地而走。
上座大叫曰。
汝等能喂此肉。
方可喂他肉也已。
自此緇徒警悟化成精苦焉。
遠(yuǎn)近歸信。
時右仆射柳仲郢任梁府。
親往禮重。
終時云年可八九十。
真影存于山寺。
至今梁益三輔間止呼為興元上座云。
奇蹤異跡不少。
未極詳焉。
系曰。
上座始則爾之教矣。
后則民胥效矣。
曾不知果證之人。
逆化于物終作佛事。
用警未萌。
故若歸其實。
乃對法論中諸大威德菩薩示現(xiàn)食力住故也。
如有妄云得果此例而行。
則如何野干鳴擬學(xué)師子吼者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成封,一作代封。穆宗長慶四年進(jìn)士。武宗會昌中,為陳許王茂元節(jié)度判官。登朝為司封員外郎。宣宗大中五年,遷戶部郎中。擢中書舍人。十二年,出為湖南觀察使。軍亂,被逐。懿宗咸通中,仕至右散騎常侍。工詩。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
字成封(一作代封)。
穆宗長慶四年(824)登進(jìn)士第,初任陳許節(jié)度使王茂元判官,后任司封員外郎。
宣宗大中五年(851)前后擢戶部郎中,遷中書舍人。
十二年為湖南觀察使,待將士不以禮,被逐。
懿宗咸通中仕至右散騎常侍。
事跡見李商隱《為舉人獻(xiàn)韓郎中琮啟》、《舊唐書·柳仲郢》、《新唐書·藝文志四》、《唐才子傳》卷六、《唐詩紀(jì)事》卷五八。
琮有詩名,韋莊《又玄集》、韋縠《才調(diào)集》皆選其詩。
明胡震亨稱其“詠物七字,著色巧襯,是當(dāng)行手”(《唐音癸簽》卷八)。
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續(xù)拾》補(bǔ)4首,斷句1。
唐詩匯評
韓琮,生卒年里貫均未詳,字成封。長慶四年(824),登進(jìn)士第。開成中,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茂元移鎮(zhèn)陳許,又辟為節(jié)度判官。大中中,官司封員外郎,戶部郎中。八年,在中書舍人任,出為湖南觀察使。十二年,軍亂,為都將石載順等所逐。咸通中,仕至右散騎常侍。有《韓琮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琮。大中時官中書舍人。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琮)有詩名,多清新之制,錦綺不如也。《浐水送別》云:“綠暗紅稀出鳳城……”《駱口晚望》云:“秦川如畫渭如絲……”如此等皆喧滿人口。馀極多,皆稱是。
唐音癸簽
韓成封詠物,七字著色巧襯,是當(dāng)行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字交玄。
柳仲郢子。
宣宗大中五年進(jìn)士。
秀整而文,杜牧、李商隱皆稱之。
以藍(lán)田尉直弘文館,遷右拾遺,終衛(wèi)尉少卿。
早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字郊玄,一字鎮(zhèn)方,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兵部尚書柳公綽孫,柳仲郢子。
宣宗大中五年(851)登進(jìn)士第,旋為杜驚辟為劍南西川安撫巡官。
歷藍(lán)田尉,直宏文館,遷右拾遺。
給事中蕭仿等劾以不孝,封還其詔。
官終衛(wèi)尉少卿。
事跡散見新、舊《唐書·柳公綽傳》,李商隱《為柳圭上京兆公謝辟啟》、蕭仿《駁還藍(lán)田尉直宏文館柳圭擢右拾遺表》。
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13—858 【介紹】: 唐懷州河內(nèi)人。字義山,號玉溪生。登進(jìn)士第。累官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時牛僧孺、李德裕兩黨水火不相容,商隱本為牛黨令狐楚門客,后娶李黨王茂元女,雖始終與黨爭無關(guān),仍因此為楚子绹所惡。后绹為相,商隱長期被排擠。工詩文,曾從绹學(xué)章奏,因習(xí)駢體,與溫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詩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調(diào),而商隱則感時傷事,頗得風(fēng)人之旨。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bǔ)編》行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12—858,有生于811、813等說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排行十六。
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今屬河南)。
郡望隴西成紀(jì)。
文宗大和三年(829)謁令狐楚于洛陽,旋隨楚至鄆州,為天平節(jié)度使巡官。
六年、八年分別佐楚太原幕及兗海觀察使崔戎幕。
開成二年(837)登進(jìn)士第。
三年春應(yīng)博學(xué)宏辭試不取,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娶其女。
四年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旋調(diào)補(bǔ)弘農(nóng)尉,以免除或減輕蒙冤犯人之刑獄觸忤觀察使孫簡,將罷去,會姚合代簡,諭使還官。
五年冬,赴王茂元陳許幕。
武宗會昌二年(842)以書判拔萃復(fù)入秘書省為正字,旋丁母憂居家。
四年暮春,自關(guān)中移家永樂。
五年冬,服闋入京,仍為秘省正字。
宣宗大中元年(847),隨桂管觀察使鄭亞赴桂林,為支使掌表記。
二年春,亞貶循州,商隱罷幕北歸。
冬抵長安,補(bǔ)周至尉,旋為京兆尹留假參軍事,奏署掾曹,專章奏。
三年十月,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止奏充商隱為判官,得侍御銜,赴徐州。
四年夏,隨盧弘止至汴州幕,曾奉使入關(guān)。
五年春夏間罷汴幕歸京,妻王氏已卒。
任太學(xué)博士。
柳仲郢鎮(zhèn)東川,辟為節(jié)度書記。
十月商隱抵梓州,改節(jié)度判官。
約七年末,曾回京探望兒女。
十年春,隨內(nèi)征之仲郢還朝,任鹽鐵推官,其間或曾游江東。
十二年病廢還鄭州,未幾卒。
新、舊《唐書》有傳。
年譜以馮浩《玉溪生年譜》、張采田《玉黔生年譜會箋》較精審。
商隱一生與牛、李兩黨重要成員均有交往,自兩《唐書》以來,史家與研究者對其黨屬頗多異說(大要有黨李、黨牛、出入牛李、無與黨局諸說)。
自實際情況而言,其前期交往者固多牛黨,然多屬私誼,未必有黨牛意圖,后入王茂元幕,亦無所謂去牛就李(茂元非李黨)。
然后期宣宗朝所歷幕主,則多為李德裕會昌為相時所倚重之人物,結(jié)合有關(guān)詩文,大體可見其后期較進(jìn)步之政治傾向。
商隱為晚唐大詩家與駢文名家,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李”。
其詩頗多憂懷國運(yùn)、慨諷時事之作,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亦多抒寫懷抱、感慨身世之篇,如《安定城樓》、《晚晴》等。
其詠史、詠物、無題諸篇,及七律、七絕二體,成就尤高。
前人評其詩“深情綿邈”(劉熙載《藝概》卷二《詩概》)、“沉博絕麗”(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序引錢謙益語)、“寄托深而措辭婉”(葉燮《原詩》),大體均指其近體而言。
而寄慨身世,情調(diào)感傷,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朧,尤為其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風(fēng)貌之顯著特征。
其詩淵源頗廣,而宋玉之感傷、杜甫之沉郁、李賀之象征對商隱影響尤深。
詩集重要注本有清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清馮浩《玉溪生詩箋注》、今人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劉學(xué)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等。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王蒙、劉學(xué)鍇主編《李商隱研究論集(1949—1997)》。
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4首,斷句5。
唐詩匯評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
大和中,令狐楚為天平節(jié)度使,愛其才,署為巡官,親授駢文。
開成二年(837)登進(jìn)士第。
令狐楚卒,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茂元以女妻之。
時黨爭方熾,令狐父于屬牛黨,茂元屬李黨,牛黨以為背恩。
故坎??終身。
四年,授校書郎,調(diào)弘農(nóng)尉。
會昌二年,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正字。
大中初,為桂管觀察使鄭亞掌書記。
鄭亞貶循州,還京,補(bǔ)盩厔尉,攝京兆參軍,典章奏。
又佐盧弘止徐州幕,為判官。
府罷,入朝為太學(xué)博士。
復(fù)佐柳仲郢東川幕。
仲郢入朝,奏為鹽鐵推官。
罷還鄭州,病卒。
商隱工駢文及近體詩,尤長七律,與杜牧齊名,亦稱“李杜”,又與溫庭筠齊名,稱“溫李”。
其詩構(gòu)思新巧,想象豐富,屬對精切,色彩綺麗,音律諧婉,精于用典,后人效之。
有《玉溪生詩》三卷。
又有《樊南甲集》、《乙集》各二十卷,《賦》、《文》各一卷,多佚。
今有《李義山詩集》六卷及后人所輯《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bǔ)編》行世。
全唐詩》編詩三卷。
詞學(xué)圖錄
李商隱(約813-約858)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遷居滎陽,晚居鄭州。有《楊柳枝》等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商隱(813—858) 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焦作沁陽) 出生于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jìn)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nóng)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詩歌成就極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大中二年(848),李商隱離開桂州幕府途經(jīng)江夏北歸,作七律《無題》, 有“黃鶴沙邊亦少留”之句,紀(jì)昀稱該詩“絕好筆意”。
全唐詩補(bǔ)逸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據(jù)馮浩《玉溪生年譜》及岑仲勉《玉溪生年譜會箋平質(zhì)》所推定。)補(bǔ)詩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一
商隱字義山。
懷州河內(nèi)人。
少為令狐楚巡官。
開成二年登進(jìn)士第。
會昌二年又以書判拔萃。
王茂元鎮(zhèn)河陽。
辟掌書記。
為侍御史。
久不調(diào)。
會鄭亞廉察桂州。
請為觀察判官。
大中初。
亞貶循州。
商隱隨赴嶺表。
三年入為京兆尹盧宏正掾曹。
又從為掌書記。
補(bǔ)太學(xué)博士。
柳仲郢鎮(zhèn)東蜀。
辟為節(jié)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卒。

作品評論

新唐書本傳
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xué)。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
彥周詩話
李義山詩,字字鍛煉,用事婉約,仍多近體,唯有《韓碑》詩一首是古體。
《潛溪詩眼》
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xué)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yuǎn)意,皆不識也。
《蔡寬夫詩話》
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為唐人知學(xué)老杜而得其藩籬,唯義山一人而已?!x山詩合處信有過人,若其用事深僻,語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
石林詩話
唐人學(xué)老杜,唯商隱一人而已,雖未盡造其妙,然精密華麗,亦自得其仿佛。
歲寒堂詩話
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
韻語陽秋
公(按指楊億)嘗論義山詩,以謂包蘊(yùn)密致,演繹平暢,味無窮而炙愈出,鎮(zhèn)彌堅而酌不竭,使學(xué)者少窺其一斑,若滌腸而洗骨。
《臞翁詩評》
李義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wǎng),綺密瑰妍,要非適用。
瀛奎律髓
義山詩感事托諷,運(yùn)意深曲,佳處往往逼杜,非飛卿所可比肩。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袁桷《書湯西樓詩后》
玉溪生往學(xué)草堂詩,久而知其力不能逮,遂別為一體,然命意深切,用事精遠(yuǎn),非止于浮聲切響而已。
唐才子傳
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從楚學(xué)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后。
木天禁語
李商隱家數(shù)微密閑艷,學(xué)者不察,失于細(xì)碎。
唐詩品匯
元和后,律體屢變,其間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鳴所長。若李商隱之長于詠史……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
詩鏡總論
李商隱七言律,氣韻香甘。唐季得此,所謂枇杷晚翠。
詩鏡總論
李商隱麗色閑情,雅道雖漓,亦一時之勝。
《詩源辨體》
商隱七言古,聲調(diào)婉媚,大半入詩馀矣。
《詩源辨體》
商隱律詩較古詩稍顯易,而七言為勝。
《詩源辨體》
商隱七言絕……較古、律艷情尤麗。
《唐詩評選》
義山詩寓意俱遠(yuǎn),以麗句影出,實自楚辭來。宋初諸人,得其衣被,遂使西昆與香奩并目。
錢謙益《注李義山詩集序》
義山之詩,宋初為詞館所宗,優(yōu)人內(nèi)燕,至于“挦扯商隱”之謔。元季作者懲西江學(xué)杜之弊,往往躋義山,祧少陵,流風(fēng)迨國初未變?!倭戤?dāng)雜種作逆,藩鎮(zhèn)不庭,疾聲怒號,如人之疾病而呼天呼父母也,其志直,其詞危。義山當(dāng)南北水火,中外鉗結(jié),若喑而欲言也,若饜而求寤也,不得不紆曲其指,誕謾其辭,婉孌托寄,讔謎連比,此亦風(fēng)人之遐思,《小雅》之寄位也。
《漫堂說詩》
世之稱詩者,易言律,尤易言七言律。義山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學(xué)者皆宜尋味。
義門讀書記
義山五言出于庾開府,七言出于杜工部,不深究本源,未易領(lǐng)其佳處也。七言句法兼學(xué)夢得。
義門讀書記
晚唐中,牧之與義山俱學(xué)子美。然牧之豪健跌宕,而不免過于放……不如義山頓挫曲折,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所得為多。
吳喬《西昆發(fā)微序》
義山始雖取法少陵,而晚能規(guī)模屈、宋,優(yōu)柔敦厚,為此道瑤草琪花。凡諸篇什,莫不深遠(yuǎn)幽折,不易淺窺。
圍爐詩話
于李、杜、韓后,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既欲自立,勢不得不行其心之所喜深奧之路。義山思路既自深奧,而其造句也,又不必使人知其意,故其詩七百年來知之者尚鮮也。高柄以為隱辭,又以為屬對精切,陸游輩謂《無題》為艷情,楊孟載亦以艷情和之,能不使義山失笑九原乎?
才調(diào)集補(bǔ)注
引馮班語:王荊公言學(xué)杜當(dāng)自義山入。余初得荊公此論,心不謂然,后讀《山谷集》,粗硬槎牙,殊不耐看,始知荊公此言正以救江兩派之病也。若從義山入,便都無此病。山谷用事瑣碎,更甚于昆體;然溫、李、楊、劉用事,皆有古法,比物連類,妥貼深穩(wěn)。山谷疏硬,如食生物未化,如吳人作漢語,讀書不熟之病也。昆體諸人甚有壯偉可敬處,沈、宋不可也。
《古歡堂集雜著》
義山七律逐首擅場,特須鄭箋耳。蓋義山諸體之工,唐人實無出其右者,不獨七律也,又不獨香奩也。
《古歡堂集雜著》
義山(七絕)佳處不可思議,實為唐人之冠,一唱三弄,馀音裊裊,絕句之神境也。
《詩辯坻》
義山七絕,使事尖新,設(shè)色濃至,亦是能手。間作議論處,似胡曾《詠史》之類,開宋惡道。
《唐詩觀瀾集》
玉溪詠物,妙能體貼,時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間。
朱鶴齡《箋注李義山詩集序》
唐至太和以后,閹人暴橫,黨禍蔓延。義山阨塞當(dāng)涂,沉淪記室。其身危,則顯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則莊語不可而謾語之。莫若瑤臺璚宇、歌筵舞榭之間,言之可無罪,而聞之足以動。其《梓州吟》曰:“楚雨含情皆有托”,早已自下箋解矣。吾故為之說曰:義山之詩,乃風(fēng)人之緒音,屈、宋之遺響,蓋得子美之深而變出之者也。豈徒以征事奧博、擷采妍華,與飛卿、柯古爭霸一時哉!
柳亭詩話
李義山、陸渭南皆祖述少陵者。李之蘊(yùn)藉,陸之排奡,皆能寓變化于規(guī)矩之中。李去其靡、陸汰其粗,其于大歷、元和也何有?
葉燮原詩
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詞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唐詩別裁》
義山近體,襞績重重,長于諷諭,中有頓挫沉著可接武少陵者,故應(yīng)為一大宗。后人以溫、李并稱,只取其秾麗相似,其實風(fēng)骨各殊也。
《唐詩別裁》
義山長于風(fēng)諭,工于征引,唐人中另開一境。顧其中譏刺太深,往往失于輕薄。
野鴻詩的
人皆謂杜陵歿后,義山可為肖子。吁!何弗思之甚耶?彼之渾厚在作氣,此之渾厚在填事,彼之諷必指實,此之諷諭動涉虛;彼則意無不正,此則思無不邪。風(fēng)馬之形,大相徑庭,奚待一一量較,而后知其偽哉!
《小澥草堂雜論詩》
李商隱詩,明暗參半。然欲取一人備晚唐之?dāng)?shù),定在此君。
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例言》
唐自元和以后,五七言古體靡然不振,即義山亦非所長。至其七言律體,瓣香少陵,獨探秘鑰,晚唐人罕有其敵,讀者無僅與牧之、飛卿諸公同類而并觀之也。
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例言》
少陵七律,格法精深,而取勢最多奇變,此秘唯義山得之。其脫胎得髓處,開出后賢多少門戶!
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
發(fā)凡:義山遠(yuǎn)追漢魏,近仿六朝,而后詣力所成,直于浣花翁可稱具體,細(xì)玩全集自見,毋專以七律為言。其終不如杜者,十之三學(xué)為之,十之七時為之也。
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
序:晚唐以李義山為巨擘,余取而誦之,愛其設(shè)采繁艷,吐韻鏗鏘,結(jié)體森密,而旨趣之遙、深者未窺焉。
《歷代詩法》
玉溪詩綺密瑰妍,然首首生動,絕無板重之嫌,故令讀者不厭。
陳明善《唐八家詩鈔》
例言:義山詩高華典麗,音韻纏綿,宜荊公嘆其善學(xué)老杜也。八叉同時,瞠乎后矣。
《四庫全書總目》
商隱詩與溫庭筠齊名,詞皆縟麗。然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詞,而商隱感時傷事,尚頗得風(fēng)人之旨?!运螚顑|、劉子儀等沿其流波,作《西昆酬唱集》,詩家遂有“西昆體”,致伶官有挦扯之譏,劉攽載之《中山詩話》,以為口實。元祐諸人起而矯之,終宋之世,作詩者不以為宗,胡仔《漁隱從話》至摘其《馬嵬》詩、《渾河中》詩詆為淺近。后江西一派漸流于生硬粗鄙,詩家又返而講溫、李。
《五七言今體詩鈔》
玉溪生雖晚出,而才力實為卓絕。七律佳者幾欲遠(yuǎn)追拾遺,其次者猶足近掩劉、白。第以矯敝滑易,用思太過,而僻晦之敝又生。要不可不謂之詩中豪杰士矣。
石洲詩話
微婉頓挫,使人蕩氣回腸者,李義山也。自劉隨州而后,漸就平坦,無從睹此豐韻。七律則遠(yuǎn)合杜陵,五律、七絕之妙則更深探樂府。晚唐自小杜而外,唯有玉溪耳,溫岐、韓偓何足比哉!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善學(xué)少陵七言律,終唐之世,唯義山一人,胎息在神骨之間,不在形貌,《蜀中離席》一篇,轉(zhuǎn)非其至也。義山當(dāng)朋黨傾危之際,獨能乃心王室,便是作詩根源。其《哭劉蕡》、《重有感》、《曲江》等詩,不減老杜憂時之作。組織太工,或為挦扯家藉口。然意理完足,神韻悠長,異時西毗諸公,未有能學(xué)而至者也。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李義山用意深微,使事穩(wěn)愜,直欲于前賢之外,另辟一奇。絕句秘藏,至是盡泄,后人更無可以展拓處也。
射鷹樓詩話
余極喜義山詩,非愛其用事繁縟,蓋其詩外有詩,寓意深而托興遠(yuǎn),其隱奧幽艷,于詩家別開一洞天,非時賢所能摸索也。
《東目館詩見》
玉溪專工近體,清峭中含感愴,用事婉約,學(xué)少陵得其藩籬者。后人近體必先從之入手。五言長律亦以溫麗芊綿勝。
昭昧詹言
愚謂七律除杜公、輞川兩正宗外,大歷十子、劉文房及由傅亦足稱宗,尚皆不及義山。義山別為一派,不可不精擇明辯。
《藝概?詩概》
詩有借色而無真色,雖藻繢實死灰耳。李義山卻是絢中有素。敖器之謂其“綺密瑰妍,要非適用”,豈盡然哉!至或因其《韓碑》一篇,遂疑氣骨與退之無二,則又非其質(zhì)矣。
《峴傭說詩》
義山七律,得于少陵者深。故秾麗之中,時帶沉郁?!w卿華而不實,牧之俊而不雄,皆非此公敵手。
《峴傭說詩》
義山七絕以議論驅(qū)駕書卷,而神韻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體于詠史最宜。
三唐詩品
其源導(dǎo)漾吳、何,討瀾徐、庾。煉藻溫腴,寄情婉約,拾其香草,仍有內(nèi)心。諸體相宣,七言專勝。本陳宮之新體,而離合生奇,自成高格。律詩纏綿頑艷,陸士衡所謂緣情綺麗,斯足當(dāng)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
柳仲郢子。
以明經(jīng)補(bǔ)秘書正字,由書判拔萃轉(zhuǎn)左補(bǔ)闕。
高湜再鎮(zhèn)昭義,皆表為副。
湜貶,玭三疏申理。
僖宗文德元年以吏部侍郎修國史,拜御史大夫。
為人清直,昭宗欲倚以為相,為宦官所讒而止。
后坐事貶瀘州刺史。
有《續(xù)貞陵遺事》。
全唐文·卷八百十六
玭。
天平節(jié)度使仲郢子。
以明經(jīng)補(bǔ)秘書正字。
由書判拔萃累轉(zhuǎn)左補(bǔ)闕。
擢刑部員外郎。
出為嶺南節(jié)度副使。
黃巢陷交廣逃還。
再遷御史中丞。
文德元年以吏部侍郎拜御史大夫。
貶瀘州刺史卒。
光化初詔復(fù)官爵。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