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九【生卒】:891—971 【介紹】: 五代、宋間潁州汝陰人。后梁貞明五年舉三史。后晉天福中任倉部員外郎,與張昭等同修《唐史》。后周顯德中又同詳定《經典釋文》。入宋,遷判大理寺,太祖乾德六年以秘書監(jiān)致仕。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
拙。潁州汝陰人。梁貞明五年舉三史。攝本鎮(zhèn)館驛巡官。仕后唐。累遷御史大夫檢校虞部郎中。晉天福四年入為右補闕。八年遷左司員外郎。漢初召為司馬郎中宏文館直學士。周顯德初拜檢校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入宋終秘書監(jiān)。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介紹】: 五代時人,字績巨。趙光逢從子。后唐明宗時,累遷至起居郎,數(shù)上章言事,以稱旨,尋除南省正郎。后晉高祖時,承詔與張昭遠等修《唐史》。出帝時,授諫議大夫。契丹犯闕,遣使于晉州率配豪民錢幣以實行橐,熙畏契丹峻法,窮力搜索,遂為百姓所殺。
熙字績巨。唐宰相齊國公光逢從子。起家授秘書省校書郎。后唐天成中累遷南省正郎。晉天福中授秘書少監(jiān)。遷右諫議大夫。十二年。漢祖入太原。為晉州亂軍所殺。
人物簡介
【生卒】:約903—約944 【介紹】: 五代時魏州人,字表微。少好學,善屬文。后唐明宗長興三年擢進士第。末帝清泰中充史館修撰,與張昭等共修《明宗實錄》。入后晉,遷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制誥。未幾,拜中書舍人,賜金紫。出帝嗣位,遷禮部侍郎。尋遘疾卒。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應州渾元人。后唐末帝劉后之弟。末帝鎮(zhèn)鳳翔時為元隨都校,累遷樞密使,出為鄴都留守。初以溫厚見稱,后掠人財賄,內外怨之,為屯將張令昭所逐。后晉高祖入洛,延皓逃匿龍門廣化寺,自縊死。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扈蒙(九一五~九八六),字日用,幽州安次(今屬河北)人。后晉天福中進士。仕后漢、后周,官至右拾遺、直史館、知制誥。入宋,由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黜為太子左贊善大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年,復知制誥,充史館修撰。開寶九年(九七六),出知江陵府。太宗即位,召拜中書舍人,復翰林學士。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轉戶部侍郎,加承旨。雍熙三年,以工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二。有《鰲山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九有傳。全宋文·卷一四
扈蒙(九一五——九八六),字日用,幽州安次(今屬河北廊坊)人。少能文,晉天福中舉進士。仕周為右拾遺、直史館,知制誥。入宋遷翰林學士,與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詳定《古今本草》。又與李昉同修《太祖實錄》,并預修《文苑英華》。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二,贈右仆射。蒙早擅文場,多所著述,有《鰲山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九有傳。
人物簡介
傅義(1923年-2019.2.27),號仰齋。豐城人。宜春學院教授,江西詩詞學會顧問、江右詩社顧問。著有《鄭谷詩集編年校注》、《仰齋存稿》和《仰齋吟稿》等。仰齋吟稿·序
此仰齋夫子近十年詩詞之選集也。詩之泰半成于網絡游弋,故亦可視為網游篇。網游無足奇,無足貴,奇且貴,在耽吟于網,高年上網。詩家多壽,創(chuàng)作不衰,容或有之,而九帙期頤尚活躍于網壇,筆耕于博客,交接于小友,予敢謂當今壇坫,唯此一老也,是為第一人也。此第一人者何?謂童心在焉。古人云:“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持本念真心,必無嘆老嗟卑、虛矯浮誕之氣。夫子之平居,鶴發(fā)飄蕭,罡步莊靜,讀其詩,爽朗之言,吐屬健達,卓犖之思,手眼獨具。蓋其人襟懷坦蕩,躬誠恪以親風雅,抱虛沖而趨三昧,故能盡挹西江之靈秀,終詩心而無改。諦觀夫子為詩,穎不敢至謂卓杰睥睨,開闔變化,然其詩心醇澈,真氣團聚,肩時及己,達興與觀。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夫子之獨到也。若乃琴月松風,茶鹽柴米,甘平生之所守,賞晨夕而悅四時,本地之風光已備,披其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夫子面目俱在焉。此第一人者何?謂童眼具焉。常持童心,必有樂觀。世塵紛濁,人事滄桑,閱歷愈深,澄視愈明,觀察捕捉,自有曠達之胸襟,獨特之角度。遇境觸物,彼涂飾而吾質直,彼多端而吾窮一,處激流而步超邁,涉巨變而持寬馀,則海雨天風,興亡寵辱,不為其所移也。粵耄耋以來篇章,更加俯察物理,仰觀天道,遂能又進一格。諷而能溫,刺而不厲,或嬉笑以紀時事,或舂容以摹世相,由微抉著,皆能去浮躁,遠雷同,以人所未言,達吾所別見也。此第一人者何?謂童趣溢焉。夫子之詩,開卷清新?lián)涿?,觸處生意,而絕無頭巾陳腐氣。若論掉書袋、搬典冊,以夫子之學問殖養(yǎng),何患不能?乃不為也。“欲知子美高人處,只把尋常話入詩”。觀集中諸制,訪博登壇,熒屏應答,或《練拳》《做操》,或《敧枕》《憑欄》,尋常興趣,悉收吟囊,要皆出以平易,尤好以語體寫新事物,饒富人生之況趣。時問工于稚,時逢巧得新,神思樸潤,并兼俗雅,若山泉一泓,掬之以照夫子,則澹遠溫邃,彌老而彌新也。近十數(shù)載,拜網絡之便捷,吟壇風起,詩苑筍出,夫子以椿齡童心,弄潮網海,遍獲吟友,其聲愈昭遠,而詩愈純青。蓋時代之日新,則吾之筌罤固當煥新也。一時屏紙鍵筆,竟專注于此,手不顛掉,體不疲苶,夫子自謔為“網戀”,欲戒而不能。思維之敏捷,操作之嫻熟,聞者往往瞠目咋舌。于后學諸生,夫子更盡己之婆心,評騭推敲,極提攜獎掖之事,每至夜深而不輟。此中之樂,夫子未嘗道,然觀其矍鑠之神采,精覃之吐屬,吾人已知是所至樂矣。昔凌虛而游,御風以行,莊周謂之逍遙。如吾夫子,竟于無涯網海得之,詩以性情,天以頤年,舍夫子而誰為第一歟?憶三十五年前忝列門墻,穎尚未知吟事,而夫子授古詩文辭,循循善誘,娓娓以道,引諸子入文學之門境焉。師恩深厚,常愧無以為涓埃之報。今夫子居宜春古州,秀水可沐,春臺可風,穎亦何敢言序?愿藉此篇幅,為吾夫子壽,為吾詩壇壽,謹書數(shù)語綴后也。壬辰初夏受業(yè)段曉華拜撰于紅谷穎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