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颎

相關人物:共 26 位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達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5—556 【介紹】: 北齊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從勒那三藏學《地論》,深習禪法,有異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為弟子。北魏廢帝召之入鄴,受菩薩戒。北齊文宣帝尤重之,為立洪谷寺,造定寇寺。后卒于洪谷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姓李。上谷人。形器異倫?;㈩^長耳。雙齒過寸。見者駭異。志學之年始薙染。即事游歷。以閱北岱講席之盛。登具二夏。乃進毗尼。時猶魏歷未替。孝文邀以弘闡四分于廟寺。機論適變。人共褒美。尋復振錫洛陽。受地論于勒那三藏。居久之。那遷化。眾奉覆述聲駭伊谷。俄聽光師十地有所發(fā)明。遂從稟菩薩戒。雅聞梁武弘法。即南濟江入覲。詔駙馬殷均。引見重云殿。連席七宵。秘妙宣泄。請從加戒為弟子。仍令旬浹陛對。詔住同泰寺。以便開示。嘗與志公遇。公曰。大福德人也。故帝每以為北方鸞法師達法師皆肉身菩薩云。留一紀。歸兗州。時侯景方治行臺。就天觀山筑丈六寺。以迎之。而達且念身為苦器。莫足維持。遽餌苓斷粒。誓終此報。頃之魏廢帝。詔仆射高隆之聘至鄴都。并為中山王授菩薩戒。及齊繼魏統(tǒng)。文宣在位。尤禮重。前后歸崇。凡十度。詔于林慮山黃華嶺下作洪谷寺。又以神武舊廟作定??寺。聽其往來燕處。始達將經(jīng)營洪谷?;⒄谄淝安豢扇?。祝曰。茲欲創(chuàng)造。以福幽靈。若許者可避去。虎即去。一日議返鄴未行。夜見黃服而拜跪者。自稱戴山胡曰。王約三谷備供養(yǎng)矣。愿無復還。達謂在山則所利益者寡。在京則所利益者多。貧道觀機而動。幸勿沮也。夜有媼闖戶而饋米糕者曰。弟子山神之偶也。今僧于禮佛之際。而獨遺弟子名。寧非偏乎。得兼唱可矣。達辭其糕。而許之。復為山神讀經(jīng)月馀。失所畜狗。達聞之曰。此必小道人不謹。而檀越警之。以貽禍于狗也。具問焉。則曰。本讀金光明經(jīng)。偶誤易以維摩經(jīng)耳。于是達祝曰。昨雖讀馀經(jīng)。其功德亦屬檀越。未幾而狗出竇中。視其頂有御嚙痕。則知其以虎故。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終于谷寺。壽八十二。大駕奔赴舉哀。六軍號慟。聲震山林。葬谷中立碑巖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僧達。
俗姓李。
上谷人。
十五出家。
游學北代聽習為業(yè)。
及受具后宗軌毗尼。
進止沈審非先祖習。
年登二夏。
為魏孝文所重。
邀延廟寺闡弘四分。
而形器異倫見者驚奉。
虎頭長耳雙齒過寸。
機論適變時其高美。
與徐州龍達各題稱謂。
尋復振錫洛都。
因遇勒那三歲。
奉其新誨。
不久值那遷化。
覆述地論聲駭伊谷。
令望歸信相次稱謁。
后聽光師十地發(fā)明幽旨。
遂從受菩薩戒焉。
因從請業(yè)有名學眾。
又南會徐部隨通地論。
梁武皇帝撥亂弘道。
銜聞欣然遂即濟江造宮請見。
敕駙馬殷均。
引入重云殿。
自晝通夜傳所未聞。
連席七宵帝嘆嘉瑞。
因從受戒。
誓為弟子。
下敕住同泰寺。
降禮供奉。
旬別入殿開示弘理。
年移一紀道懷有據(jù)。
請辭還魏。
乃經(jīng)七啟方許背梁。
時兗州行臺侯景為造二寺。
山名天觀。
治曰。
丈六達念身為苦器難可維持。
乃試履裁約。
餌苓斷粒。
自此終報。
資用通生。
未為魏廢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鄴都。
受菩薩戒。
暨齊文宣特加殊禮。
前后六度歸崇十善。
達性愛林泉居閑濟業(yè)。
帝為達于林慮山黃華嶺下立洪谷寺。
又舍神武舊廟造定寇寺。
兩以居之。
初達經(jīng)營山寺將入谷口。
虎踞其前。
乃祝曰。
欲造一寺福被幽靈。
若相許者。
可為避道。
言訖尋去。
及造寺竟安眾綜業(yè)。
達反鄴京。
夜有神現(xiàn)。
身被黃服拜而跪曰。
弟子是載山神也。
王及三谷正備供養(yǎng)。
愿不須還。
達曰。
在山利少在京利多。
貧道觀機而動。
幸無遮止。
又經(jīng)靜夜有推戶者。
稱曰。
山神之妻。
白日無暇。
今故參拜。
并奉米糕一筐進而重曰。
僧無偏為。
禮佛之時請兼弟子名也。
達答。
糕可將還。
后當為禮。
因令通為之。
時一拜兼唱。
其含幽識明皆此類也。
達遣弟子道爽。
為山神讀金光明經(jīng)。
月馀有虎來將狗去。
達聞之曰。
此必小道人懈怠。
不為檀越讀經(jīng)。
具問之。
果云三日來別誦維摩耳。
乃燒香禮佛告曰。
昨雖誦馀經(jīng)。
其福亦屬檀越。
若有靈鑒放狗還也。
至曉狗還。
看于頂上有銜嚙處。
斯又接統(tǒng)神明。
殆不可測。
講華嚴四分十地地持。
雖無疏記而敷揚有據(jù)。
特善論議知名南北。
禪法一門開世殊廣。
曾游梁境。
志公遇而告曰。
達禪師是大福德人也。
帝亦深敬。
常顧侍臣云。
北方鸞法師達禪師。
肉身菩薩。
恒向北遙禮。
其為時君所重無有加焉。
一時少覺微疾。
端坐繩床口誦波若。
形氣調(diào)靜。
遂終于洪谷山寺。
春秋八十有二。
即齊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
宣帝聞之。
崩騰驚赴。
舉聲大哭。
六軍同號山林為動。
葬于谷中巖下。
立碑于后余以貞觀九年親往禮謁。
骸骨猶存。
寺宇遺跡宛然如在。
自達奉心玄道。
情無間然。
有識同親無聞嫌隙。
承先私憾倍加事之。
榮勝高流彌所謙退。
自季世佛法崇尚官榮。
僥倖之夫妄生朋翼。
而達為國都眇然無顧。
昭玄曹局曾不經(jīng)臨。
斯乃圣達之所輕。
寔世福之嘉相矣。
神僧傳·卷第三
釋僧達。俗姓李氏。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學北代聽習為業(yè)。初經(jīng)營山寺。將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靈。若相許者可為避道。言訖尋去。及造寺竟安眾綜業(yè)。達返鄴京。夜有神現(xiàn)。身被黃服。拜而跪曰。弟子是戴山胡也。王及三谷正備供養(yǎng)。愿不須還。達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貧道觀機而動。幸無遮止。又經(jīng)靜夜有推戶者。稱曰山神之妻。曰日無暇今故參拜。并奉米糕一筐。進而重曰。僧無偏為禮佛之時。請兼弟子名也。達答糕可將還。后當為禮佛兼名也。因令通禮之時一拜兼唱。達遣弟子道爽為山神讀金光明經(jīng)。月馀有虎來盜犬去。達聞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為檀越讀經(jīng)。具問之。果云。年日來別讀維摩耳。乃燒香禮佛告曰。昨雖誦馀經(jīng)其福亦屬檀越。若有靈鑒放犬還也。至曉犬還??从陧斏嫌秀晣?。一日少覺微疾。端坐繩床??谡b般若。形氣調(diào)靜。遂終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咸陽靈武程氏子。
戲聚沙塔。
志見幼年。
親愛所纏。
晚從薙落。
時已二十六矣。
既獲依止道原法師隨覲孝文薦蒙降禮。
蓋原師。
寔魏代之名匠云。
太和未偕至洛。
遇勒那三藏。
受禪法。
其于玄秘。
宿稟生知。
那奇之每曰。
心學東流。
能造詣者。
其斯人乎。
大統(tǒng)中。
周祖方總百揆。
下詔曰。
師目麗重瞳。
偏同虞舜。
背隆傴僂。
又似周公。
德宇純懿。
軌量難模。
言為世寶。
篤志住持。
其有法事之宜興。
俗務之宜廢。
發(fā)于奏議見之施行可。
昭玄三藏保定初。
詔升國三藏。
逮平荊梁益州大德五十馀人。
至京條以真諦妙宗。
質問所答文理舒暢。
南北貫通。
披決隱滯。
洞出情外。
皆伏其淹博。
一日忽語其徒曰。
江南某寺堂且崩壓。
可急治香火誦觀世音號。
以救之當是時。
揚都道俗數(shù)百人。
方法集一講堂上。
聞東北有香氣。
及伎樂聲于是空堂趨出候聽。
而堂隨摧壞。
眾幸無損。
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遠寺。
春秋八十有八。
訃聞。
上哀慟即以其日。
窆于東郊門外。
仍詔有司置大福田寺圖形于壁。
弟子曇相等。
樹碑墓上。
義城公庾信制文。
釋僧實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僧實。
俗姓程氏。
咸陽靈武人也。
幼懷雅亮。
清卓不倫。
嘗與諸僮共游狡戲。
或摘葉獻香。
或聚砂成塔。
鄉(xiāng)閭敬焉。
知將能信奉之漸也。
親眷愛結不許出家。
喻以極言久而方遂。
年二十六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師。
擅名魏代。
實乃歸焉。
隨見孝文便蒙降禮。
大和末從原至洛。
因遇勒那三藏。
授以禪法。
每處皇宮咨問禪秘。
那奇之曰。
自道流東夏。
味靜乃斯人乎。
于是尋師問道備經(jīng)循涉。
雖三學通覽。
偏以九次調(diào)心。
故得定水清澄禪林榮蔚。
性少人事退跡為功。
所以高蓋駟馬未曾流目。
清流林竹顧便忘返。
加又口繞黑子欹若升形。
目有重瞳光明外射。
腋懷鳳卵七處俱平。
奇相超倫有聲京洛。
兼又道契生知化通關壤。
聽業(yè)未廣而無問不明。
能勤整四儀靜修三法。
可憲章于風俗。
足師表于天人。
周太祖文皇。
以魏大統(tǒng)中下詔曰。
師目麗重瞳偏同虞舜。
背隆傴僂分似周公。
德宇純懿軌量難模。
昭玄三藏。
言為世寶篤志任持。
故有法相之宜興。
俗務之宜廢。
發(fā)談奏議事無不行。
至保定年。
太祖又曰。
師才深德大。
宜庇道俗以隆禮典。
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
實當仁不讓默而受之。
是使棟梁斯在儀形攸寄。
周氏有國重仰玄風。
禮異前朝受于歸戒。
逮太祖平梁荊后。
益州大德五十馀人。
各懷經(jīng)部送像至京。
以真諦妙宗條以問實。
既而慧心潛運南北疏通。
即為披決洞出情外。
并神而服之。
于是陶化京華久而逾盛。
忽一旦告僧曰。
急備香火修理法事。
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
當爾之時。
楊都講堂正論法集。
數(shù)百道俗充滿其中。
聞西北異香及空中妓樂。
合堂驚出同共聞聽。
堂欻摧壞大眾無損。
奏聞梁主。
乃移以問周。
果知實祐。
大送珍寶賜遺相續(xù)。
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
馀隨散之。
由爾名振三國事參至圣。
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遠寺。
春秋八十有八。
朝野驚嗟人天變色。
帝哀慟泣之。
有敕圖寫形像。
仍置大福田寺。
即以其日窆于東郊門外滕公酈食綦。
塳南。
碑石尚存。
弟子曇相等。
傳燈不窮彌隆華實。
以業(yè)有從。
爰于墓所立寺。
還名福田。
用崇冥福。
并建碑于寺野二所。
大中興寺釋道安。
及義城公庾信制文。
今在苑內(nèi)。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程。
咸陽靈武人。
幼懷雅亮。
清卓不偷。
嘗與諸僮共戲。
或摘葉獻香。
或聚砂成塔。
知為信奉之漸。
親眷愛結。
年二十六。
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師。
擅名魏代。
實往歸焉。
隨見孝文。
便蒙降禮。
大和末。
從原至洛。
因遇勒那三藏。
授以禪法。
每處皇宮。
咨問禪秘。
于是尋師問道。
備經(jīng)循涉。
雖三學通覽。
偏以九次雕心。
故得定水清澄。
禪林榮蔚。
兼又道契生知。
化通關壤。
勤整四儀。
靜修三法。
周太祖文皇。
以魏大統(tǒng)中。
下詔曰。
師目麗重瞳。
偏同虞舜。
背隆傴僂。
分似周公。
德宇純懿。
軌量難模。
昭玄三藏。
言為世寶。
至保定年。
太祖又曰。
師才深德大。
宜庇道俗。
以隆禮典。
乃躬致祈請。
為國三藏。
實受之。
益州大德。
五十馀人。
各懷經(jīng)部。
送像至京。
以真諦妙宗。
條以問實。
既而慧心潛運。
南北疏通。
即為披決。
洞出情外。
并神而服之。
于是陶化京華。
久而逾盛。
忽一旦告僧曰。
急備香火。
修理法事。
誦觀世音。
以救江南。
某寺堂崩厄也。
當爾之時。
揚都講堂。
正論法席。
數(shù)百道俗。
充滿其中。
聞西北異香。
及空中妓樂。
合堂驚出。
同共聞聽。
堂歘摧壞。
大眾無損。
奏聞梁主。
乃移以問周。
果如實祐。
大送珍寶。
錫遺相續(xù)。
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
馀隨散之。
由爾名振二國。
事參至圣。
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遠寺。
春秋八十有八。
那連提黎耶舍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華言尊稱。
北竺烏傷國人。
弱冠出家。
備聞正教。
既登具足。
遍訪圣蹤。
天梯石臺之奇。
龍廟寶塔之勝。
并躬頂禮。
無所遺逸。
嘗有異尊者。
見舍而謂之曰。
茍能靜脩。
當證道果。
游涉徒勞。
終無所成舍不從艱關諸國。
乃屆齊境。
則文宣皇帝。
天寶七年。
也。
時舍齒方強仕。
氣貌雄雅。
物議憚之。
詔安置天平寺。
號翻經(jīng)三藏。
禮遇隆至。
內(nèi)出梵本千馀夾。
為建道場。
以示尊崇。
帝躬拜伏。
顧謂群臣曰。
此三寶洪基也。
故宜偏敬。
初譯眾經(jīng)五十馀卷。
昭玄大統(tǒng)沙門法上等。
二十馀人監(jiān)掌。
沙門法智。
居士萬天懿。
度語。
未幾詔授舍昭玄統(tǒng)。
俄為都。
及齊歷告終。
教亦隨替。
避地東南。
不遑寧處。
綿歷四載。
有隋御宇。
光復大法。
開皇二年。
七月。
奉璽書。
偕弟子道密等入京。
居大興善寺。
冬十二月。
即事翻譯。
前后出菩薩見寶月藏日藏法勝毗曇像頭精舍大乘總持等經(jīng)論一十七部。
并沙門法纂僧琛明芬。
給事李道寶等筆受。
昭玄統(tǒng)沙門曇延。
昭玄都沙門靈藏等二十馀人。
監(jiān)護。
舍年邁行厲。
每以舍利弗陀羅尼自課。
夢身作佛。
境界殊妙。
后住廣濟寺。
為外國僧主。
撫存羈旅。
得其歡心焉。
久之不疾而化。
適滿百齡。
開皇九年。
八月二十九日也。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二
那連提黎耶舍。
隋言尊稱。
北天竺烏場國人。
正音應云鄔荼。
荼音持耶反。
其王與佛同氏。
亦姓釋迦。
剎帝利種。
隋云土田主也。
由劫初之時先為分地主。
因即號焉。
今所謂國王者是也。
舍年十七發(fā)意出家。
尋值名師備聞正教。
二十有一得受具篇。
聞諸宿老嘆佛景跡。
或言。
某國有缽。
某國有衣。
頂骨牙齒神變非一。
遂即起心愿得瞻奉。
以戒初受須知律相。
既滿五夏發(fā)足游方。
所以天梯石臺之跡。
龍廟寶塔之方。
廣周諸國。
并親頂禮僅無遺逸。
曾竹園寺一住十年。
通履僧坊多值明德。
有一尊者深識人機。
見語舍云。
若能靜修應獲圣果。
恐汝游涉終無所成。
爾日雖聞情無領悟。
晚來卻想悔將何及。
耶舍北背雪山。
南窮師子。
歷覽圣跡仍旋舊壤。
乃睹烏場國主真大士焉。
自所經(jīng)見罕儔其類。
試略述之。
安民以理民愛若親。
后夜五更先禮三寶。
香花伎樂竭誠供養(yǎng)。
日出升殿方覽萬機。
次到辰時香水浴像。
宮中常設日百僧齋。
王及夫人。
手自行食。
齋后消食習諸武藝。
日景將昳寫十行經(jīng)。
與諸德僧共談法義。
復與群臣量議治政。
暝入佛堂自奉燈燭。
禮拜讀誦各有恒調(diào)。
了其常業(yè)乃還退靜。
三十馀年斯功不替。
王有百子。
誠孝居懷。
釋種馀風胤流此國。
但以寺接山阜。
野火所焚。
各相差遣四遠投告。
六人為伴。
行化雪山之北。
至于峻頂。
見有人鬼二路。
人道荒險鬼道利通。
行客心迷多尋鬼道。
漸入其境。
便遭殺害。
昔有圣王。
于其路首。
作毗沙門天王石像。
手指人路。
同伴一僧錯入鬼道。
耶舍覺已。
口誦觀音神咒。
百步追及。
已被鬼害。
自以咒力得免斯厄。
因復前行。
又逢山賊。
專念前咒便蒙靈衛(wèi)。
賊來相突對目不見。
循路東指到芮芮國。
值突厥亂西路不通。
反鄉(xiāng)意絕。
乃隨流轉。
北至泥海之旁。
南岠突厥七千馀里。
彼既不安遠投齊境。
天保七年屆于京鄴。
文宣皇帝極見殊禮偏異恒倫。
耶舍時年四十。
骨梗雄雅物議憚之。
緣是文宣禮遇隆重。
安置天平寺中。
請為翻經(jīng)。
三藏殿內(nèi)梵本千有馀夾。
敕送于寺。
處以上房。
為建道場供窮珍妙。
別立廚庫以表尊崇。
又敕昭玄大統(tǒng)沙門法上等二十馀人。
監(jiān)掌翻譯。
沙門法智居士萬天懿傳語。
懿元鮮卑。
姓萬俟氏。
少出家?guī)熎帕_門。
而聰慧有志力。
善梵書語工咒符術。
由是故名預參傳焉。
初翻眾經(jīng)五十馀卷。
大興正法。
弘暢眾心。
宣帝重法殊異。
躬禮梵本顧群臣曰。
此乃三寶洪基。
故我偏敬。
其奉信推誠為如此也。
耶舍每于宣譯之暇。
時陳神咒。
冥救顯助立功多矣。
未幾授昭玄都。
俄轉為統(tǒng)。
所獲供祿不專自資。
好起慈惠樂興福業(yè)。
設供飯僧施諸貧乏。
獄囚系畜咸將濟之。
市廛鬧所多造義井。
親自漉水津給眾生。
又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
依泉旁谷制極山美。
又收養(yǎng)厲疾男女別坊。
四事供承務令周給。
又往突厥客館。
勸持六齋。
羊料放生受行素食。
又曾遇病百日不起。
天子皇后躬問起居。
耶舍嘆曰。
我本外客。
德行未隆。
乘輿今降。
重法故爾。
內(nèi)撫其心慚懼交集。
健德之季周武克齊。
佛教與國一時平殄。
耶舍外假俗服。
內(nèi)襲三衣。
避地東西不遑寧息。
五眾彫窘投厝無所。
儉餓溝壑者。
減食施之。
老病扶力者。
隨緣濟益。
雖事力匱薄。
拒諫行之而神志休強。
說導無倦。
此負留難便歷四年。
有隋御寓。
重隆三寶。
開皇之始。
梵經(jīng)遙應。
爰降璽書。
請來弘譯。
二年七月。
弟子道密等。
侍送入京。
住大興善寺。
其年季冬草創(chuàng)翻譯。
昭玄統(tǒng)沙門曇延等三十馀人。
令對翻傳。
主上禮問殷繁。
供奉隆渥。
年雖朽邁行轉精勤。
曾依舍利弗陀羅尼。
具依修業(yè)。
夢得境界。
自身作佛。
如此靈祥雜沓。
其例非一后移住廣濟寺。
為外國僧主。
存撫羈客。
妙得物心。
忽一旦告弟子曰。
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
及今明了誡爾門徒。
佛法難逢宜勤修學。
人身難獲慎勿空過。
言訖就枕。
奄爾而化。
時滿百歲。
即開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
初耶舍先逢善相者云。
年必至百。
亦合登仙。
中壽果終。
其言驗矣。
登仙冥理猶難測之。
然其面首形偉特異常倫。
頂起肉髻聳若云峰。
目正處中上下量等。
耳高且長輪埵成具。
見人榮相未比于斯。
固是傳法之碩德也。
法主既傾哀驚道俗。
昭隆之事將漸墜焉。
凡前后所譯經(jīng)論。
一十五部。
八十馀卷。
即菩薩見實月藏日藏法勝毗曇等是也。
并沙門僧深明芬給事李道寶等度語筆受。
昭玄統(tǒng)沙門曇延昭玄都沙門靈藏等二十馀僧。
監(jiān)護始末。
至五年冬。
勘練俱了。
并沙門彥琮制序具見齊周隋二經(jīng)錄。
尋耶舍游涉四十馀年。
國五十馀。
里十五萬。
瑞景靈跡勝寺高僧。
駛水深林山神海狩。
無非奉敬。
并預懲降。
事既廣周未遑陳敘。
沙門彥琮為之本傳。
具流于世。
時又有同國沙門毗尼多流支。
隋言滅喜。
不遠五百由旬。
來觀盛化。
開皇二年。
于大興善。
譯象頭精舍大乘總持經(jīng)二部。
給事李道寶傳沙門法纂筆受。
沙門彥琮制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5—580 【介紹】: 北齊僧。朝歌人。俗姓劉。十二歲投道藥禪師出家。博通玄義,名聞伊洛。講《法華》、《涅槃》諸經(jīng),無不嘆伏。北齊文宣帝事之如佛,授為大統(tǒng)。有《大乘義章》等。
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法上俗姓劉,朝歌人,高齊時相州定國寺戒師,終于周。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劉氏。
朝歌人也。
五歲入鄉(xiāng)塾。
通所習誦。
六歲。
嘗隨其季父入佛寺。
輒禮拜贊嘆。
九歲。
偶閱涅槃。
即厭世求出家。
年十二。
投道藥禪師薙落。
往來相土。
東都識者。
謂之圣沙彌。
后潛林慮山。
誦法華維摩經(jīng)。
甫浹旬。
二部俱習。
兼通其義。
俄又入洛。
名聲藉甚。
年十五。
講法華。
酬抗疑難。
莫不嘆伏。
善詰問。
好徵覈。
而容貌黎瘠。
故時人為之語曰。
黑沙彌若來。
高座逢災。
會歲歉。
茹蔬紉草。
以免饑凍。
而專意涅槃。
精神日進。
遂從光公。
稟具戒。
尋候父疾。
至則殂矣。
因手度母氏女兄。
攜入鄴都。
夏于少林。
秋還省覲。
薦荒之際。
未諧寧謐。
眾請弘演。
于是以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
輪貫不已。
并著文疏。
且機算無撓。
紀綱有截。
故時人復為之語曰。
京師極望道場法上。
年垂四十。
游化懷衛(wèi)。
頃之大將軍高澄。
奏為昭玄統(tǒng)掌錄僧事。
及齊革命。
職仍舊。
文宣御宇。
詔授菩薩戒。
帝躬布發(fā)于地。
使上踐焉。
天保二年。
詔廢鷹師曹地。
為報德寺。
且樹寶塔。
為太皇太后。
祈冥福。
未幾。
升大統(tǒng)。
初朝廷議置十統(tǒng)。
而病其稱號不異。
以奏。
帝手注其狀曰。
上法師可為大統(tǒng)。
馀為上統(tǒng)。
高句麗國丞相王高德。
致書問教門端緒。
具書答之。
不錄。
詔住相州定國寺。
又以施利。
營脩定寺于鄴之西山。
山本名合水。
于山之巔。
造彌勒堂。
供百五十僧。
齊亡。
周氏廢教。
上自爾俗服隱居。
祈生彌勒內(nèi)院。
不復至脩定寺矣。
大象初。
隋文相周。
漸隆大法。
上聞之。
喜形于色。
體雖羸弱。
遽以袈裟覆頂。
使弟子舁之。
至脩定寺。
合掌三禮。
右繞而出。
即合水山舍。
誦維摩勝鬘經(jīng)等而卒。
二年七月十八日也。
壽八十六。
撰增一數(shù)法四十卷。
佛性論二卷。
大乘義章六卷。
眾經(jīng)錄一卷。
行世。
弟子靈裕有傳。
續(xù)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篇四
釋法上。姓劉氏。朝歌人也。五歲入學。七日通章。六歲隨叔寺中觀戲。情無鼓舞。但禮佛讀經(jīng)。而聲氣爽拔。眾人奔繞傾渴觀聽。年登八歲。略覽經(jīng)誥薄盡其理。九歲得涅槃經(jīng)披而誦之。即生厭世。至于十二投禪師道藥而出家焉。因游相土尋還汲鄉(xiāng)。又往東都棲遑務道。神氣高爽照曉詞論。所在推之咸謂圣沙彌也。后潛林慮上胡山寺誦維摩法花。才浹二旬兩部俱度。因誦求解。還入洛陽。博洞清玄名聞伊滏。年暨學歲創(chuàng)講法花。酬抗疑難無不嘆伏。善機問好徵覈。決通非據(jù)昌言勝負。而形色非美。故時人諺曰。黑沙彌若來。高座逢災也。后值時儉衣食俱乏。專意涅槃無心饑凍。故一粒之米加之以菜。一衣為服兼之以草。練形將盡而精神日進。乃投光師而受具焉。性戒夙成不勞師導。勤勤諦理無失寸陰。忽聞父病尋往覲之。既至即殂。一宿同止明旦赴洛。度母及姊將入鄴都。時屬大荒投奇無指。聽法心猛委而南旋。夏聽少林秋還漳岸。母子相見。不覺潸然。既慧業(yè)有聞眾皆陳請。乃講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輪次相續(xù)并著文疏。又偏洞算數(shù)明了機調(diào)。綱紀法化難繼其塵。故時人語曰。京師極望。道場法上。斯言允矣。年階四十游化懷衛(wèi)。為魏大將軍高澄奏入在鄴。微言一鼓眾侶云屯。但上戒山峻峙慧海澄深。德可軌人。威能肅物。故魏齊二代歷為統(tǒng)師。昭玄一曹純掌僧錄。令史員置五十許人。所部僧尼二百馀萬。而上綱領將四十年。道俗歡愉朝庭胥悅。所以四方諸寺咸稟成風。崇護之基罕有繼釆。既道光遐燭。乃下詔為戒師。文宣常布發(fā)于地令上踐焉。天保二年又下詔曰。仰惟慈明緝寧四海。欲報之德。正覺是憑。諸鷙鳥傷生之類。宜放于山林。即以此地為太皇太后經(jīng)營寶塔。廢鷹師曹為報德寺。斯即碎蕩邪霧載清佛海。當時昌盛自古推焉。上總擔荷并得緝諧。內(nèi)外闡揚皂白咸允。非斯柱石。孰此棟梁哉。且而景行既宣。逸向遐被。致有高句麗國大丞相王高德。乃深懷正法崇重大乘。欲播此釋風被于海曲。然莫測法教始末緣由西徂東壤年世帝代。故具錄事條。遣僧向鄴。啟所未聞事。敘略云。釋迦文佛入涅槃來。至今幾年。又于天竺幾年方到漢地。初到何帝年號是何。又齊陳佛法誰先傳告。從爾至今歷幾年帝。遠請具注。并問十地智論等人法所傳。上答略云。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當穆王二十四年癸未之歲。穆王聞西方有化人出。便即西入而竟不還。以此為驗。四十九年在世。滅度已來至今齊代武平七年丙申。凡經(jīng)一千四百六十五年。后漢明帝永平十年。經(jīng)法初來。魏晉相傳至今流布。上廣答緣緒。文極指訂。今略舉梗槩。以示所傳。末敕住相州定國寺。而容德顯著感供繁多。所得世利造一山寺。本名合水。即鄴之西山。今所謂修定寺是也。山之極頂造彌勒堂。眾所莊嚴備殫華麗。四事供養(yǎng)百五十僧。及齊破法湮。僧不及山寺。上私隱俗服習業(yè)如常。愿若終后覲睹慈尊。如有殘年愿見隆法。更一頂禮慈氏如來。而業(yè)行精專幽明感遂。屬隋運將動佛日潛離。深果宿心喜遍心府。羸瘦微篤。設輿坐之。袈裟覆頭。弟子扛舉往升山寺。合掌三禮右繞三周。便還山舍誦維摩勝鬘。卷訖而卒于合水故戾。春秋八十有六。即周大象二年七月十八日也。上形量過人苕然眾表。百千眾中孤起頸現(xiàn)。衣服率素納補為宗。五條祇支由來以布。法衣瓶缽以外更無馀財。生不屨乘步以畢命。門人成匠。任情所學。不私己業(yè)。偏用訓人。言常含笑罪不加杖。自上未任已前儀服通混。一知綱統(tǒng)制樣別行。使夫道俗兩異。上有功焉。制寺立凈亦始于此。故釋門東敞。能扇清風。莫與先矣。初天保之中。國置十統(tǒng)。有司聞奏事須甄異。文宣乃手注狀云。上法師可為大統(tǒng)。馀為通統(tǒng)。故帝之待遇事之如佛。凡所吐言無不承用。又遵重戒禁。愿常宣說盡報行之。每至布薩晨旦。致厚供設禮請僧。及年高聲變恐煩于眾。歲暮之夕猶遵此法。其奉信也如此。撰增一數(shù)法四十卷。并略諸經(jīng)論所有名教。始從一法十百千萬有若數(shù)林。寔傳持之要術也。又著佛性論二卷大乘義章六卷。文理沖洽詳略有聞。又撰眾經(jīng)錄一卷。包舉品類耳。并行于世。有弟子法存者。本是李老。監(jiān)齊天保屏除歸于釋種。明解時事分略有據(jù)。上乃擢為合水寺都維那。當有齊之盛。每年三駕皆往山寺有所覲禮。六軍既至供出僧廚。存隨事指撝前后給濟三宮并足。后終于隋初。靈裕法師資學有承。為之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僧。魏末游止鄴中,居無定所,常至法會。有異行不可思議。文宣帝天保年中,令釋道角法,曇顯勝道士陸修靜。于時齊境黜道崇佛。后不知所終。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當魏之季。
每游鄴都。
茍法會所在。
長唱散說。
無復聽密理了義。
雖驅逐之不去。
時人以此奇之。
然而儀服疏陋。
出處猥濫。
頗致慢易。
昭玄統(tǒng)上法師。
獨深加存撫。
至遺飲食之資。
以賞其狂放。
天保中。
上尊向佛乘。
梁武皇帝。
亦以正信自持。
專志釋氏。
天監(jiān)三年。
詔廢老子教。
道士陸脩靜。
不勝其憤。
乃與弟子。
叛而來歸。
散寶玉以啖左右。
而上惑其說。
即詔沙門道士。
以術角勝負。
爾時道士。
能使衣缽騰舉。
梁柱傾側。
若有鬼物者。
沙門眩視莫敢動。
侍衛(wèi)竊笑。
以道士寔勝。
于是脩靜詫曰。
神通所以抑挫強侮爾。
沙門現(xiàn)一。
我當現(xiàn)二。
今遽屈退。
事固可見矣。
上聞之。
詔玄統(tǒng)脩靜親角。
玄統(tǒng)曰。
方術小伎。
俗儒恥之。
況我輩出世者哉。
茲勢不獲已。
顧宜令最下座僧應詔。
時顯居末席。
且被酒扶掖以前。
笑語脩靜等曰。
向者所謂現(xiàn)一現(xiàn)二。
深有其旨矣。
遂翹足而立曰。
吾已現(xiàn)一。
卿可現(xiàn)二。
李眾??眙。
顯曰。
向者衣缽騰舉。
亦何足以夸我輩哉。
因取稠禪師衣缽。
使祝之。
皆自若。
復以衣缽置棟梁上。
使祝之。
亦無他。
李眾相顧失色。
乃抗言曰。
佛氏自以其教為內(nèi)教。
而以馀教為外教。
內(nèi)小而外大。
是彼自知其小矣。
尚何論。
顯應聲曰。
然則天子處內(nèi)。
可以謂之小乎。
脩靜輩語塞。
上怒。
詔道士。
悉上三爵臺。
效神仙飛升。
否則斬以徇。
是日死者。
莫之計。
其不死者皆從薙染。
乃下詔曰。
法門不二。
真宗在一。
求之正路。
寂泊為本。
祭酒道者。
世中假妄。
俗人不悟。
乃有祇崇。
曲糵是味。
清虛焉在。
胊脯斯甘。
慈悲永隔。
上異仁祠。
下乖祭典。
宜皆禁絕。
不復遵事。
頒勒近遠。
咸使知聞。
其道士歸伏者。
并付昭玄大統(tǒng)上法師。
度出家。
顯竟不知所之。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護法上
釋曇顯。
不知何人。
元魏季序游止鄴中。
棲泊僧寺的無定所。
每有法會必涉其塵。
皆通咨了義隱文。
自馀長唱散說。
便舍而就馀講。
及后解至密理。
顯便輒已在聽。
時以此奇之。
而睹其儀服猥濫名相非潔。
頻復輕削。
故初并不顧錄。
惟上統(tǒng)法師深知其遠識也。
私惠其財賄以資飲啖之調(diào)。
或因昏醉臥于道邊。
時復清卓整其神器。
及文宣受禪齊祚大興。
天保年中。
釋李二門交競優(yōu)劣。
屬道士陸修靜妄加穿鑿。
廣制齋儀縻費極繁。
意在王者遵奉。
會梁武啟運。
天監(jiān)三年。
下敕舍道。
帝手制疏文極周盡。
修靜不勝其憤。
遂與門人及邊境亡命叛入北齊。
又傾散金玉贈諸貴游。
托以襟期冀興道法。
帝惑之也。
乃出敕召諸沙門與道士對挍道術。
爾時道士咒諸沙門衣缽或舉或轉。
或咒諸方梁橫豎于地者。
沙門曾不學方術默無一對。
士女擁鬧貴賤移心。
并以靜徒為勝也。
靜乃高談自伐矜衒道術。
唱言曰。
神通權設抑挫強侮。
沙門現(xiàn)一我當現(xiàn)二。
今薄示微術。
并辭屈退。
事亦可見。
帝命上統(tǒng)令與靜捔試。
上曰。
方術小伎俗儒恥之。
況出世也。
雖然天命相拒豈得無言。
可令最下座僧對之。
時顯位居末席。
酒醉酣盛扶舉登座。
因立而笑。
眾皆憚焉。
而是上統(tǒng)所遣。
不敢有諫。
顯語李宗云。
向誇現(xiàn)術一之與二者深有致矣。
即于座上翹足而立曰。
吾已現(xiàn)一矣。
卿可現(xiàn)二。
各無言對。
顯曰。
向咒諸衣物飛舉者。
試卿術耳。
命取稠禪師衣缽咒之。
皆無動搖。
帝敕十人舉之。
不動如故。
乃以衣置諸梁木。
帖然無驗。
諸道士等相顧無顏。
猶以言辯為勝。
乃曰。
佛家自號為內(nèi)。
內(nèi)則小也。
詺道家為外。
外則大也。
顯應聲曰。
若然則天子處內(nèi)。
定小庶人矣。
靜與其眾緘口無言。
文宣處座目驗臧否。
其徙爾日皆舍邪從正求哀濟度。
未發(fā)心者敕令染剃。
故斬首者非一。
自號神仙者。
并上三爵臺。
令其投身飛逝。
悉委尸于地。
偽妄斯伏。
乃下詔曰。
法門不二真宗在一。
求之正路寂泊為本。
祭酒道者世中假妄。
俗人未悟仍有祇崇曲糵是味清虛焉在。
瞿晡斯甜。
慈悲永隔。
上異仁祠下乖祭典。
宜皆禁絕不復遵事。
頒勒遠近咸使知聞。
其道士歸伏者。
并付昭玄大統(tǒng)上法師度聽出家廣如別傳所載。
于時齊境一心奉佛。
國無兩事。
迄于隋運方漸開宗。
至今東川此??猶少。
傳者曰。
達化護持融尚馳名秦世。
小以致遠。
顯公著績高齊。
知人難哉上統(tǒng)揣其骨。
則千里駿足。
異世同駕。
以貌取人。
失之自古。
則徒飾玄黃矣。
復何能抗禦之哉顯竟以放達流俗。
潛遁人世。
不知所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8—605 【介紹】: 隋僧。定州鉅鹿人,俗姓趙。少聰穎過人。出家于趙郡應覺寺。博學多聞,人稱裕善薩。入隋,文帝賜資助營山寺,號靈泉。后遷住演空寺。有《十地疏》、《地持疏》、《般若疏》、《華嚴疏》、《涅槃疏》、《四分律疏》、《圣跡記》、《佛法東行記》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趙。
定州鉅鹿曲陽人。
幼知敬僧禮像。
懼聞屠殺聲。
六歲即茹素。
父母強破之。
不可。
七歲求出家。
二親以資質之妙。
宜世其業(yè)。
固莫之許。
裕嘆曰。
吾一生壞矣。
遂益習復以究家學。
年十五念欲遁去。
而適丁父憂。
苦塊之禮。
罔敢弗至。
既釋服竟。
往趙郡應覺寺。
從明寶二禪師落發(fā)。
其母初未嘗聞也。
年二十有二稟具。
即誦四分僧祇。
八日書誦俱了。
刺史侯景。
尤加器重。
后南游漳淦。
專學四分于隱公所五夏。
能臻其奧。
初道憑嘗以地論之指授慧光。
而裕依憑法席茲久。
剖奇發(fā)新。
莫不推揖。
齊宣帝方寵進法上。
詔為大統(tǒng)。
以駕御英彥。
而望風趨勢者。
比足立。
惟裕操守無所變。
上因加敬。
然于華嚴涅槃地論律部。
但尋舊解。
若大集般若觀經(jīng)遺教等疏。
則獨出淵思。
而壹掃宿說。
安游榮等三師雜心。
嵩林二師成實。
皆口傳心受。
曾無遺誤。
其博贍可知矣。
居鄴都者十二白。
內(nèi)外號之。
為裕菩薩云。
會宣帝疾。
詔開華嚴。
昭玄諸統(tǒng)。
推裕為法主。
有一雄雞。
常隨眾集。
逮散席。
乃飛鳴西南樹上。
一夕殪。
帝遂有瘳。
內(nèi)出袈裟三百領。
施裕而俾散之。
又詔住官寺。
固辭。
知命之際。
方事禪寂。
未盈炎溽。
而起赴檀越范陽盧氏之請。
負笈者萬指。
未幾還鄴。
所務如舊。
一日安東王樓睿。
于僧前遍加禮拜。
次至裕。
見其有異。
忽股慄流汗。
即從受戒。
且為營治寶山寺。
齊亡。
周廢二教。
裕服斬缞绖帶。
率其徒二十輩。
遁山谷間。
夜釋竺墻。
晝攻魯誥。
益力其所綴述。
皆部粹類聚。
期以貽后。
屬歲薦饑。
遂出卜書一卷。
使坐市肆取米。
占者叢鬧。
得米頗多。
裕亟焚其書。
隋興。
教亦昌盛。
裕首被徵命。
開皇三年。
相州刺史樊叔略。
創(chuàng)千法師會。
而裕當元席。
詔復僧職。
而叔略因舉為都統(tǒng)。
裕固引去。
游燕趙。
兩河稔其化十年。
止洛之靈通寺。
夜得牒于庭。
若言報緣之終。
在咸陽者。
明年璽書下相之大慈寺。
致裕入京。
裕曰。
咸陽之厄驗矣。
竟徒步至京。
詔住大興善寺。
仍詔有司。
議立國統(tǒng)。
裕表辭再三。
乃詔左仆射高穎。
右仆射蘇威。
納言虞慶則。
總管賀若弼等。
詣寺宣旨。
代帝受戒懺罪。
施綾錦帛三百匹。
助寶山構建。
帝躬署寺額曰靈泉。
而又徙步以歸。
謂人曰。
往來之勞非厄乎。
俄徙演空寺。
詔問起居。
仁壽中。
帝分布所藏神尼舍利于諸州起塔。
所在靈應尤多。
世皆以為祥瑞。
而裕獨以每所見。
無非白華白樹白云。
豈吉相哉。
吾第恐國有喪禍也。
初人弗之信。
既而獻后文帝崩。
相州刺史囧陽公薛胄。
堂礎變玉。
設齋慶賀。
裕曰。
流離也。
宜戒慎之。
胄心以為不然。
后竟坐楊諒謀逆事。
徙邊。
仁壽之季。
寒陵山筑九級浮圖。
昉四級。
督之急。
曰事或有障。
日夕并力。
將八級而晉陽難作。
其先見之明如此。
時忽訛言?;?。
而究其所從起不可得。
裕曰。
吾其亡矣。
即誨厲門人。
至七日早。
作賦哀速終悲永殯二詩。
夜語侍者曰。
吾茲背殊痛。
三更覺香氣充室。
口猶稱佛名號。
明相現(xiàn)時。
奄爾示寂于演空寺。
大業(yè)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
壽八十八。
樹塔窆于寶山靈泉寺側。
裕性直威重爽塏。
服章觕弊。
雖貴達廝下。
禮貌無所間。
往來曾莫望其將迎。
身佩白光奕然。
照映幽晦。
姿稟孝愛。
母疾將歸養(yǎng)。
中道聞訃而返曰。
吾茲以嚴母冥福可也。
志存遠大。
不局偏授。
故單講雙時。
雅為恒度。
其赴他請。
非颙仰之至。
不屑就。
然未嘗茍簡以邀檀施。
有一寺請講。
暇隙見韭園。
迫近法席。
問知其故。
裕惡之即辭去。
主謝過。
愿悉犁其韭四十畝。
以種谷乃已。
素無積蓄。
好施予。
寶山造石龕。
名金剛勝力住持那羅延窟。
鐫法滅之相于巖石。
凡坐必正面西向。
所服御一準律。
以范來學。
或譏其邀名。
裕笑曰。
使誠邀名而為善。
不猶愈于邀利而為不善者乎。
有沙門亡其名。
燕人也。
丐一言之益以別。
裕付以高僧傳曰。
經(jīng)誥禪律。
恐雜圣心。
未若景行于此之為得也。
其人欣戴而去。
裕說戒羯磨。
無傳欲法。
嘗入凈影寺。
正值布薩。
裕坐堂上見遠公傳欲。
抗聲曰。
慧遠以為有法事因緣故爾說欲。
然而眾僧聽戒。
豈是魔事耶。
或以告遠。
遠詣堂。
裕曰。
仁者當以身攝物。
說欲之制。
豈法主可為哉。
遠頂禮受其語。
其述著。
有十地疏四卷。
地持維摩般若各二卷。
華嚴疏及指歸合九卷。
涅槃疏六卷。
大集疏八卷。
四分律疏五卷。
大乘義章四卷。
勝鬘央掘壽觀仁王毗尼母往生論彌勒上下生遺教等諸經(jīng)。
各為疏記。
成實毗曇智論各鈔五卷。
圣跡記二卷。
佛法東行記。
眾經(jīng)宗要。
譯經(jīng)體式。
受菩薩戒法。
并戒本首尾。
注華嚴等經(jīng)論序。
大小乘同異論。
舍利目連傳。
御眾法等外。
制安民論。
陶神論。
各十卷。
?卵成殺論。
字本七卷。
莊紀老綱式經(jīng)。
兆緯相錄。
醫(yī)決符禁法文。
斷水蟲序。
齊世三寶記。
滅法記。
光師弟子十德記。
僧制寺誥。
十怨十志頌。
齊亡消日頌。
觸事伸情頌。
寺破報應記。
孝經(jīng)義記。
三行四去頌。
詩評雜集等五十卷。
行于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靈裕。
俗姓趙。
定州鉅鹿曲陽人也。
年居童幼異行感人。
每見儀像沙門必形心隨敬。
聞屠殺聲相亦切愴胸懷。
致使鄉(xiāng)黨傳芳親緣為之止殺。
年登六歲便知受戒。
父母強之誓心無毀。
尋授章本及以千文。
不盈晦朔。
書誦俱了。
至于孝經(jīng)論語。
才讀文詞兼明注解。
由是二親偏愛望嗣門風。
年七歲啟父出家。
父以慧解夙成。
意宗繼世決誓不許。
唯令俗學專尋世務礙之道法。
裕嘆曰。
不得七歲出家。
一生壞矣。
遂通覽群籍資于父兄。
并包括異同深契幽賾。
唯老莊及易。
未預承傳。
年十五潛欲逃世。
會丁父艱。
便從世疾苫塊縈轉。
杖而能起服畢厭俗。
心猛不敢辭母。
默往趙郡應覺寺。
投明寶二禪師而出家焉。
其人亦東川之摽領也。
既初染大法敕令誦經(jīng)。
裕執(zhí)卷而誓曰。
我今將學必先要心。
三藏微言定當窮旨。
終無處中下之流。
暨于儒釋兩教。
遍須通曉也。
年始弱冠。
聞慧光律師英猷鄴下。
即往歸稟。
會已歿世才經(jīng)七日。
獨嗟無遇。
戒約何依。
乃回投憑師聽于地論。
荏苒法席終于三年。
二十有二方進具戒。
還從明寶二德求為本師。
乃皆辭曰。
吾為汝緣吾非汝師。
可往勝上所也。
遂赴定州而受大戒。
即誦四分僧祇二戒。
自寫其文。
八日之中書誦俱了。
有定州刺史侯景。
訪裕道行奏請度之。
隸入公名甚相器重。
后南游漳滏。
于隱公所偏學四分。
隨聞尋記五卷行之。
又以地論初興。
惠光開悟之元匠。
流衍弘導。
道憑即光師之所親承。
憑光并有別傳。
裕依憑法席。
晨夜幽通發(fā)奇剖新者。
皆共推揖。
有齊宣帝盛弘釋典。
大統(tǒng)法上勢覆群英。
學者望風。
向附用津僥倖。
唯裕仗節(jié)專貞。
卓然不偶倫類。
但慮未聞所聞。
用為翹結耳。
后上統(tǒng)深委高亮欽而敬之。
自此專業(yè)華嚴涅槃地論律部。
皆博尋舊解穿鑿新異。
唯大集般若觀經(jīng)遺教等疏。
拔思胸襟非師講授。
又從安游榮等三師聽雜心義。
嵩林二師學成實論。
功將一紀解貫二乘。
綱領有存皆備科舉。
而精爽弘贍理相兼通。
曾與諸僧共談儒教。
旁有講席。
參涉間聞兩聽同散。
竟以相聞覆述句義并無一遺。
由此鄴下擅名遐邇馳譽。
且而剛梗嚴毅守節(jié)自專。
至于都講覆述勵懷非任。
世供道望銷聲避隱。
有事不獲已者。
讓而受之。
夏居十二。
鄴京創(chuàng)講名節(jié)既著。
言令若新。
預聽歸依遂號為裕菩薩也。
皆從受戒三聚。
大法自此廣焉。
因以導物為恒務矣。
意存綱領不在章句。
致有前后重解言義不同。
亡筌者會其宗歸。
循文者失其宏趣。
會齊后染患愿講華嚴。
昭玄諸統(tǒng)舉裕以當法主。
四方一會雅為稱先。
時有雄雞一頭常隨眾聽。
逮于講散乃大鳴高飛。
西南樹上經(jīng)夜而終。
俄爾疾遂有瘳。
斯亦通感之明應也。
內(nèi)宮由是施袈裟三百領。
裕受而散之。
文宣之世立寺非一。
敕召德望并處其中。
國俸所資隆重相架。
裕時郁為稱首。
令住官寺。
乃固讓曰。
國意深重德非其人。
幸以此利授堪受者。
其高謝榮時為類若此。
有善生法供則受而無憚。
其攝引陶化又若此也。
故其所行藏。
不為世情之所同測矣。
年四十有七。
將鄰知命。
便即澄一心想禪慮巖阿。
未盈炎溽。
范陽盧氏聞風遠請。
裕乘時弘濟不滯行理。
便往赴焉。
至止講供。
常溢千人。
聽徒嘉慶前后重疊。
后還鄴下。
與諸法師連座談說。
齊安東王婁睿。
致敬諸僧次至裕前。
不覺怖而流汗。
退問知其異度。
即奉為戒師。
寶山一寺裕之經(jīng)始。
睿為施主傾撒金貝。
其潛德感人又此類也。
周氏滅齊。
二教淪沒。
乃潛形世壤。
衣以斬缞三升之布。
頭绖麻帶如喪考妣。
誓得佛法更始方襲舊儀。
引同侶二十馀人居于聚落。
夜談正理書讀俗書。
學既探幽隨覽綴述。
各有部類。
名如后列。
時屬儉歲糧粒無路。
造卜書一卷。
令占之取價。
日米二升以為恒調(diào)。
既而言若知來。
疑者叢鬧。
得米遂多。
裕曰。
先民有言。
舐蜜刃傷。
驗于今矣。
索取卜書對眾焚之。
日別自往。
須臾獲價。
卷席而歸。
所得食調(diào)及時將返。
用供同厄遂達有年。
大隋運興。
載昌釋教。
裕德光先彥即預搜揚。
開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
創(chuàng)弘講會延請諸僧。
并立節(jié)前標遺法明寄。
一期影向千計盈門。
裕當元帝允副玄望。
有敕令立僧官。
略乃舉為都統(tǒng)。
因語略曰。
統(tǒng)都之德。
裕德非其德。
統(tǒng)都之用。
裕用非其用。
既其德用非器。
事理難從。
僉謂。
舍于此人則薦失綱要。
后更伸請。
乃潛游燕趙。
五年行化道振兩河。
開皇十年在洺州靈通寺。
夜于庭中得書一牒。
言述命報厄在咸陽。
初莫測其然也。
至于明年。
文帝崇仰釋門遠訊髦彥。
皆云。
裕德覆時望矣。
因下詔曰。
敬問相州大慈寺靈裕法師。
朕遵崇三寶歸向情深。
恒愿闡揚大乘護持正法。
法師梵行精淳理義淵遠。
弘通玄教開導聾瞽。
道俗欽仰思作福田。
京師天下具瞻四方輻湊。
故遠召法師共營功業(yè)。
宜知朕意早入京也。
裕得書惟曰。
咸陽之厄驗于斯矣。
然命有隨遭。
可辭以疾。
又曰業(yè)緣至矣。
圣亦難違。
乃步入長安不乘官乘。
時年七十有四。
敕遣勞待令住興善。
仍詔所司咸集僧望評立國統(tǒng)。
眾議咸屬莫有異詞。
裕笑曰。
當相通委何用云云。
遂表辭請還。
置言詳覈。
帝覽表究情。
依即聽返。
仆射高穎等。
意存統(tǒng)重。
又表請留。
帝即下敕。
令且住此。
裕曰。
一國之主義無二言。
今復重留情所未可。
告門人曰。
王臣親附久有誓言。
近則侮人輕法。
退則不無遙敬。
故吾斟酌向背耳。
尋復三敕固邀。
裕較執(zhí)如上。
帝語蘇威曰。
朕知裕師綱正。
是自在人。
誠不可屈節(jié)。
乃敕左仆射高穎右仆射蘇威納言虞慶則總管賀若弼等諸公詣寺宣旨。
代帝受戒懺罪。
并送綾錦衣服絹三百段。
助營山寺。
御自注額可號靈泉。
資送優(yōu)給有逾常準。
力步而歸達于本邑。
顧而言曰。
往返之弊厄不亡乎。
由是敕問屢馳。
?錫重沓。
稽疑請決者不遠而至餐風沐道者復結于前矣。
裕末又住演空寺。
相州治西。
秉操彌堅履行逾肅。
帝聞之又下詔曰。
敬問演空寺大德靈裕法師。
朕遵仰圣教重興三寶。
欲使生靈咸蒙福力。
法師舍離塵俗投旨法門。
精誠若此。
深副朕懷。
其為國主思問如此類也。
及仁壽中年。
分布舍利諸州起塔。
多有變?nèi)稹?div id="wbcb3n4"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22_2_283_comment'>
時人咸嘉為吉徵也。
裕聞而嘆曰。
此相禍福兼表矣。
由雜白花白樹白塔白云。
相現(xiàn)吉緣。
所為兇兆。
眾初不信之也。
俄而獻后文帝相次升遐。
一國素衣。
斯言有據(jù)。
相州刺史內(nèi)陽公薛胄所住堂礎忽變?yōu)橛瘛?div id="5p2cf3c"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22_2_294_comment'>
胄謂為善徵也。
設齋慶之。
裕曰。
斯琉璃耳。
宜慎之戒之。
可禳之以福。
胄不從其言。
后楊諒起逆。
事有相緣。
乃流之邊裔。
追悔昔言不慎之晚矣。
又于寒陵山所造九級浮圖。
仁壽末歲止營四層。
裕一旦急催曰。
一切無常事有障絕。
通夜累構將結八重。
命令斷作。
僅得施座安橙。
值晉陽事故。
生民無措其手足。
裕命復懸于后載。
其先見之明皆若此也。
于時鄴下昌言。
裕師將過世矣。
道俗云合同稟歸戒。
訪傳音之無從。
裕亦信福命之云盡。
乃示誨善惡勵諸門人。
從覺不愈。
至第七日援筆制詩二首。
初篇哀速終曰。
今日坐高堂。
明朝臥長棘。
一生聊已竟。
來報將何息。
其二悲永殞曰命斷辭人路。
骸送鬼門前。
從今一別后。
更會幾何年。
至夜告侍者曰。
痛今在背。
吾將去矣。
至于三更忽覺異香滿室。
內(nèi)外驚之。
裕靜慮口緣念佛。
相繼達于明相。
奄終于演空寺焉。
春秋八十有八。
即大業(yè)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
哀動山世。
即殯于寶山靈泉寺側。
起塔崇焉。
初裕清貞潔己正氣云霄。
器識堅明抗跡塵表。
師資傳授斯寄得人。
身佩白光映照幽晦。
眄睞高視瞻見遠近。
而奉禁自守杜絕世煩。
虔虔附道克念齊圣。
母病綿篤追赴已終。
中路聞之竟不親對。
嗟曰。
我來看母今何所看。
宜歸鄴寺為生來福耳。
割略親愛如此之類。
至于弘法軌模。
萬代宗轄。
志存遠大不??偏授。
故有單講雙時。
雅為恒度。
略文對講生常不經(jīng)必有傳講。
要須延請供承颙仰方登法座。
嘗有一處敷演將半。
因行游觀乃近韭園問其本緣云。
是講主所有。
裕曰。
弘法之始為遣過原。
惡業(yè)未傾清通焉在。
此講不可再也。
宜即散之。
便執(zhí)錫持衣徑辭而出。
講主曰。
法師但講。
此業(yè)易除耳。
復未足憂之。
便借倩村民犁具。
一時耕殺四十畝韭。
擬種谷田。
斯道俗相依。
言行無越。
一人而已。
其講悟也始微終著。
聲氣雄遠辯對無滯言罕重宣。
或一字盤桓動移數(shù)日。
或一上之中便銷數(shù)卷。
及至后講更改前科。
增減出沒乘機顯晦致學者疑焉。
裕曰。
此大士之宏規(guī)也。
豈可以恒情而斷之。
故十夏初登。
而為領袖傾敬。
或大德同集間以謔情。
及裕之臨席。
無不肅然自持諠鬧攸靜。
所以下座尼眾莫敢面參。
而性剛威爽服章粗弊。
貴達之與廝下。
承對一焉。
去來自彼曾無迎送。
故通儒開士積疑請決。
藝術異能抱策呈解。
皆頂受絕嘆。
言不寫情。
可謂坐鎮(zhèn)雅俗于斯人矣。
故鄴下諺曰衍法師伏道不伏俗。
裕法師道俗俱伏。
誠其應對無思發(fā)言成論故也。
又營諸福業(yè)。
寺宇靈儀。
后于寶山造石龕一所。
名為金剛。
性力住持。
那羅延窟面別鑴法滅之相。
山幽林竦言切事彰。
每春游山之僧。
皆往尋其文理。
讀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
其遺跡感人如此。
自前后行施悲敬兼之。
袈裟為惠出過千領。
疾苦所及醫(yī)療繁多。
但得厚味先必奉僧。
身預倫伍片無貯納。
講授之隙正面西方。
凡所涕涶返而咽之。
一報無棄。
形不妄涉口不凈詞。
人畜訓誨絕于呵捶。
乃至責問童稚誡約門人。
自述己名彼號仁者。
苦言切斷聞者淚流。
自有師資希附斯軌年登耳順養(yǎng)眾兩堂。
簡以未具異室將撫。
言行有濫即令出眾。
非律所許。
寺法不停女人尼眾。
誓不授戒。
及所住房由來禁約不令登踐斯勵俗后代之弘略也。
沙彌受具和上德難。
故盡報不行。
自馀師證至時臨眾。
若授以三聚則七眾備傳。
故使弘法之時方聽女眾入寺。
并后入先出直往無留。
致有法席清嚴向傳宇內(nèi)。
侍者供給不預沙彌。
僧制澄正無論主客。
內(nèi)惟護法外肅愆過。
身服清修不御綾綺。
垂裙踝上四指。
衫袖僅與肘齊。
祇支極長至脛而已。
設見衣制過度則處眾割之。
故方裙正背大氈被褥。
皮革上色錢寶等物。
并不入房。
何況身履而為資具。
斯又處儉之后教矣。
常服五條由來以布。
縱有繒帛成施。
終以惠人。
祇支亦爾。
馀則弊納而已。
世有激刺。
頗用以為邀名者。
時或達之。
裕曰。
吾聞君子爭名小人爭利。
復何辭乎。
或曰。
名本利緣耳。
裕曰。
吾得利便失名矣。
又曰。
此乃詐為善相。
答曰。
猶勝真心為罪也。
時人以為佳言。
其志行之儀可垂世范。
故傳者不漏其節(jié)焉。
自年三十即存著述。
初造十地疏四卷。
地持維摩波若疏各兩卷。
華嚴疏及旨歸合九卷。
涅槃疏六卷。
大集疏八卷。
四分律疏五卷。
大乘義章四卷。
勝鬘央掘壽觀仁王毗尼母往生論上下生遺教等諸經(jīng)各為疏記。
成實毗曇智論各抄五卷。
圣跡記兩卷佛法東行記眾經(jīng)宗要譯經(jīng)體式受菩薩戒法并戒本首尾注華嚴等經(jīng)論序大小乘同異論舍利目連傳御眾法等。
各有聚類。
宗要可傳。
又制安民論陶神論各十卷。
勸信釋宗論?卵成殺論字本七卷。
莊記老綱式經(jīng)兆緯相錄醫(yī)決符禁法文斷水蟲序齊世三寶記滅法記光師弟子十德記僧制寺誥十怨十志頌齊亡消日頌觸事申情頌寺破報應記孝經(jīng)義記三行四去頌詩評并雜集等五十馀卷。
久行于世。
言無華侈。
微涉古制。
略情取理者久而味之。
又凡授法意專行用。
有返斯趣者。
告曰。
原圣人垂教教被行人。
人既不行還同不學。
有違者驅出。
斯又重法成人者也。
觀裕安民陶神二論。
意在傳燈惠流民品。
篤識高行此焉攸屬。
有黃龍沙門。
鄴中同聽經(jīng)論。
禪律罔不吞委行解相貫。
學者傳之將返燕郡。
故來別裕。
乃致請曰。
愿垂示一言要法所謂即解即行而能長益沙門道行者。
裕曰。
必如來言臨別相告。
后將首路。
裕曰。
經(jīng)誥禪律恐雜圣心。
高僧一傳即凡景行。
輒以相酬可為神用耳。
其人欣戴赍傳還鄉(xiāng)。
斯寔殷鑒物表機悟有宗也。
又生常處眾必先端首。
說戒羯磨無傳欲法。
諷諫之術聞者如流。
當于京輦入凈影寺。
正值布薩徑坐堂中。
見遠公說欲。
??孤曉?。
慧遠讀疏而云。
法事因緣眾僧聽戒。
可是魔說。
合座驚起怪斥其言。
識者告遠。
遠趨而詣堂。
裕曰。
聞仁弘法身令易傳。
凡習尚欣。
圣禁寧準。
遠頂禮自誡銜泣受之。
由是至終遠常赴集。
其生物信順皆若此焉。
自東夏法流。
化儀異等。
至于立教施行取信千載者。
裕其一矣。
僧法愿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4—587 【介紹】: 隋僧。西河人,俗姓任。性機警通達,求法無怠。后專精律部,眾與之談對,言辭鋒銳,罕有匹敵,因稱之謂“律虎”。北齊時為大莊嚴寺、石窟寺上座。入隋,敕為并州大興國寺主。嘗為所得律本制義疏,今唯存《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鈔》二卷。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河西之任氏。
性警達。
頗高尚。
不偶儕侶。
夙以白衣。
東游鄴都。
昭玄大統(tǒng)法上。
與語奇之。
因攝受而薙落焉。
于是周行講席。
求法無怠。
而仰蹤波離。
專工律部。
凡東夏所傳。
皆制義疏。
妙會異同。
立破諸家百有馀計。
時號之為律虎焉。
至于斷處事途。
多從文相。
商度結正。
僉議攸歸。
詔充大莊嚴石窟二寺上座。
及隋受禪。
又詔主并州大興國寺。
頻登綱管。
御眾有方。
論者美之。
開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唱滅于所居寺。
壽六十有四。
建塔葬于城之隅。
所著唯四分是非鈔。
僅存兩卷。
馀并散失。
弟子道行龕等。
足以承統(tǒng)亢宗。
名重當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釋法愿。
姓任。
西河人也。
性警達頗自高上。
而拔致窮玄不偶儕侶。
東觀道化遂達鄴都。
形廁白衣言揚緇服。
昭玄大統(tǒng)法上。
嘉其神慧與語終朝。
深通志梗。
因攝而剃落。
日賜幽奧。
橫勵時倫。
乃恣其游博。
愿勇思風馳周行講席。
求法無怠問道新奇。
后乃仰蹤波離專經(jīng)律部網(wǎng)羅佛治舟徑僧猷。
自東夏所傳四部律本。
并制義疏。
妙會異同。
當有齊之盛。
律徒飆舉。
法正一部各競前驅。
云公創(chuàng)敘綱模。
暉上刪其纖芥。
法愿霜情啟旦孤映群篇。
挫拉言初流威滅后。
所以履歷談對眾皆杜詞。
故得立破眾家。
百有馀計。
并莫敢當其鋒銳也。
時以其彭亨罕敵。
號之為律虎焉。
至于斷處事途。
多從文相商度結正。
僉義攸歸乃下敕召為大莊嚴石窟二寺上座。
皇隋受命。
又敕任并州大興國寺主。
頻登綱管善御大眾。
化移前政實濟濟焉。
以開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終于所住。
春秋六十有四。
葬于并城之西。
建塔崇范。
所制律疏。
惟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鈔兩卷見存。
馀并零失。
有弟子道行者。
器局淹和親傳師授。
善機悟明控引。
談述疏旨不墜厥宗。
每至講散身導學徒。
繞于愿塔致敬而返。
及春秋至節(jié)此例恒修。
今年八十有馀。
猶鋪疏旨摘示諸測隱。
時又有沙門道龕。
資學于愿。
執(zhí)教赴行學望最優(yōu)。
成進初心弘持獨秀。
為時嘆美。
而素尚競肅遵若文宗。
才有違忤即不參隸。
故說戒序引有言。
唱白之者既無正制號為非法。
雖初從眾侶。
后必重張。
乃出郭結界。
更說新本。
斯亦貞梗之嚴令也。
太為剋峭未是倫通。
至今此部猶多滯結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7—598 【介紹】: 隋沛國相人,字宣摯。
仕于北周,為露門學士。
入隋,從高颎伐陳,典文翰。
太子楊勇引為學士,甚親狎。
臻無吏才,耽于經(jīng)史,終日深思。
精兩《漢書》,時人稱為“漢圣”。
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591 【介紹】: 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輔。
少有才名。
北齊天保八年舉秀才,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兼中書侍郎,曾參修國史。
北周時為內(nèi)史上士,主詔誥格式及選用山東人物。
后助楊堅受禪建隋,官內(nèi)史令,與高颎等同修《隋律》。
及隋滅陳,授柱國、郡公。
文帝開皇十年,出為懷州刺史,歲余,卒官。
謚文。
有文集。
又曾奉詔修《齊史》,未畢,其子百藥續(xù)成,即《北齊書》。
全隋文·卷十七
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齊天保八年,舉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將軍,謝病歸。乾明初,徵入議曹?;式ǔ?,授丞相府行參軍。太寧初,除奉朝請。河清中,授員外散騎侍郎,天統(tǒng)初,進給事中,直中書參掌詔誥,尋遷中書舍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騎侍郎。尋除中書侍郎,進通直散騎常侍。承光中,授儀同三司。入周,為內(nèi)史上士。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大象初,賜爵成安縣男,為丞相府屬,加儀同、大將軍。進從事中郎。隋受禪,授內(nèi)史令、上儀同,進爵為子。襲父爵,進爵安平縣公。及平陳,授柱國、郡公。以忤旨,出為湖州刺史,轉懷州刺史。開皇十九年卒。贈大將軍、廉州刺史。謚曰文。有《霸朝集》五卷,《集》五十卷。(案:《隋書·李德林傳》,禪代之際,其相國總百揆,九錫殊禮,詔策、箋表、璽書,皆德林之辭也。又案《霸朝集序》,靜帝詔冊皆德林作。今據(jù)之,編入德林《集》中。其馀,齊天統(tǒng)初至武平初詔誥、入周以后詔誥、開皇初詔誥,未必出一人手,未敢編入。)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