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昭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高構(gòu)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0—611 【介紹】: 隋北海人,字孝基。性滑稽多智,辯給過人。好讀書,工吏事。歷官吏部侍郎,所舉如杜如晦、房玄齡等后咸至公輔。論者以為有知人之鑒。
全隋文·卷二十
構(gòu)字孝基,北海人。
仕齊,歷州主簿、河南王參軍、徐州司馬,蘭陵、平原二郡太守。
入周,為許州司馬。
隋受禪,轉(zhuǎn)冀州司馬。
徵拜比部侍郎,轉(zhuǎn)民部。
遷雍州司馬,轉(zhuǎn)吏部侍郎。
復(fù)徙雍州司馬。
坐事,左遷盩厔令。
復(fù)拜雍州司馬。
仁壽初,又為吏部侍郎,以公事免。
煬帝立,召令復(fù)位。
后以老病解職。
大業(yè)七年卒,年七十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2—607 【介紹】: 隋僧。博陵饒陽人。俗姓王。少俊朗,通詩書,明《周易》,善卜筮。二十一歲從定州曇靜律師出家。從師至五臺山及鄴都求道進益。后隱林慮山凈國寺。研習(xí)《華嚴(yán)》、《十地》、《維摩》、《棱伽》等諸經(jīng)。文帝開皇初入京講經(jīng),從之受業(yè)者千余人。聲名遐布。帝下敕使主勝光寺,為蜀王楊秀門師。后又主禪定道場。
全隋文·卷三十四
曇遷俗姓王,博陵饒陽人,初住揚都道場寺,終西京禪定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七 攝念科
博陵饒陽王氏子也。
姿性俊朗。
年十三。
父母俾從舅氏權(quán)會受學(xué)。
備善經(jīng)史。
而于易老莊。
尤究心焉。
然佛典幽極。
非妙悟深證。
莫可窺測。
于是哀懇二親。
以祈出家。
年二十一。
遂依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薙落。
初誦勝鬘。
輒了其義。
乃復(fù)問法綱要于曇遵法師。
當(dāng)有齊教門之盛。
宮禁營治福利。
眾所奔競。
遷因遁避林慮山。
黃華谷凈國寺。
蔬素覃研華嚴(yán)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
方尋唯識。
感心熱之疾。
而悉略去醫(yī)藥。
專事懺禱。
夜夢月入懷取而擘食之。
香脆清涼。
如冰片。
覺而所苦頓愈。
馀味經(jīng)旬。
流齒頰間。
易名月德。
其謂此歟。
每授戒。
則對其人唱曰。
于我月德前。
三說求授菩薩戒。
是以逮周武帝失正見。
遽南造金陵。
道路屢遭攘奪。
達壽陽。
謂其屬曰。
吾輩為群盜所窘如此。
皆宿業(yè)也。
今茲值遇怨結(jié)深矣。
茍非解免。
來報莫窮。
乃于曲水寺。
估鬻行季。
以作佛事。
冀于他生為善知識。
既濟江。
住揚都道場寺。
掃衣乞食。
攝念而已。
時慧曉智璀。
學(xué)兼內(nèi)外。
弘暢定宗。
陳朝之領(lǐng)袖也。
又有高麗智晃。
善薩婆多部。
遷亦綜理唯識。
并一見傾蓋。
或欲以遷之名行。
聞于上者。
立謝絕。
獨與國子博士張機。
發(fā)莊易義。
機為盡禮。
偶詣桂州刺史蔣君家。
獲大乘攝論。
誠為全珠。
樂不自勝。
將事開演。
而聞隋歷聿新。
盛隆釋運。
未幾陳亡。
區(qū)宇混一。
故遷奉持?jǐn)z論。
北返彭城。
會檀越舍宅創(chuàng)慕圣寺。
而攝論之流通于北。
寔此其始也。
兼以楞伽起信如實等論。
輪環(huán)披析。
則其指趣愈益白矣。
總管谷城公萬緒。
引僚佐伸弟子禮。
上柱國宋公賀若弼。
鎮(zhèn)維揚。
遣長史張?zhí)埂?div id="1111111"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2_92_comment'>
具疏邀之。
遷往應(yīng)。
則宋公鋤驕刬慢。
悉使妻子受歸戒。
開皇七年秋詔曰。
皇帝敬問徐州曇遷法師。
承脩敘妙因。
勤精道教。
護持正法。
利益無邊。
誠釋氏之棟梁。
即僧倫之龍象也。
深愿巡歷所在。
趨風(fēng)餐德。
限以朝務(wù)。
實懷虛想。
當(dāng)即來儀。
以沃勞望。
弟子之內(nèi)。
間解法相。
能轉(zhuǎn)梵音。
并將入京。
當(dāng)與師崇建正法。
刊定經(jīng)典。
且道法初興。
觸途草創(chuàng)。
弘獎建立。
終藉通人。
京邑之間。
近遠(yuǎn)所湊。
宣揚法事。
為利殊廣。
想振錫拂衣。
勿辭勞也。
尋望見師。
不復(fù)多及。
時洛陽慧遠(yuǎn)。
魏郡慧藏。
清河僧休。
濟陽鎮(zhèn)寶。
汲郡洪遵同。
被詔至。
則偕謁帝。
于大興殿接遇優(yōu)渥。
詔于大興善寺安置。
咨詢問遺。
冠蓋相望。
而眾以攝論初辟。
投誠請業(yè)者千數(shù)。
雖慧遠(yuǎn)以老成自居。
猶處輪下。
橫經(jīng)稟義。
自是攝論一燈。
傳者盛矣。
蓋真諦懸記。
有所謂大國大根性人能弘之。
噫信矣。
十年春。
駕幸晉陽。
詔遷從。
夜復(fù)同榻行在所。
察其地多私度僧尼。
上悉欲拘檢以從公度。
間語遷。
遷恐致騷動。
對曰。
此皆周武廢教之時。
逃竄巖谷。
及陛下恩宥。
或失際會而然者。
惟陛下憐之。
上默然久之。
詔凡出家。
雖私度不復(fù)問。
尋詔京師。
建勝光寺。
起遷主之。
并其徒六十馀人。
相與俱。
仍詔皇子蜀王秀。
為檀越。
其供養(yǎng)之豐。
施予之饒。
茲不暇述。
而或以遷過于沈痼聲利。
乃著巳是非論。
文多不載。
十三年春。
駕蒐于岐從之。
詔蜀王縱騎逐走獸。
獸入故窯中。
故窯中無所見。
徒見殘壞佛像堆積而已。
王即具以聞。
遷進曰。
靈儀圣相。
厄于前朝。
陛下嚴(yán)飾。
不為不多。
而其遺馀尚爾充遍。
貧道觸目增慟。
莫之奈何。
上悵然曰。
弟子垂拱巖廊。
而使尊像蒙冒霜露。
朕之咎也。
今日之事。
殆天所以啟朕也。
如師之說。
情實摧割。
詔諸有舊像。
仰所在官司。
送置近寺。
俾率土之內(nèi)。
口施一文。
以完美焉。
十四年。
駕幸岱宗柴祭。
遷有奏請。
復(fù)岱寺之廢者。
及無貫逃僧。
皆俾安堵。
故詔河南王
以朗公寺。
為泰岳神通道場。
齊王。
以靜默寺。
為神寶道場。
華陽王。
以靈巖寺。
為寶山道場。
諸王悉奉詔。
以檀越從事。
且詔天下寺。
自一僧已上。
聽給額私度附貫。
仁壽初。
上出天竺沙門。
于龍潛時。
所授大覺真身舍利若干。
詔遷相與枚計之。
以定其數(shù)。
雖彼此專意。
至再三。
輒增減不能當(dāng)。
上問其故。
遷曰。
如來法身。
過于數(shù)量。
上悟。
由是先詔天下三十道。
起塔。
分遣大德。
安置舍利。
而遷始以蜀王故。
將之梁益中。
以道險。
非老人所宜。
遂請易岐。
乃于鳳泉寺。
東北二十里而塔焉。
函石四段。
光潤如玉。
倏忽變化雙樹狀。
枝葉宛轉(zhuǎn)。
鳥獸龍象。
異色相宣。
上聞而悅之。
二年春。
益詔以舍利。
分五十馀州起塔。
四年又詔三十州。
至是合一百馀州。
起塔如前指。
其感應(yīng)祥瑞。
語具各傳。
皆自遷發(fā)之也。
獻后之喪。
創(chuàng)禪定寺。
薦冥福。
堂盤萬礎(chǔ)。
塔聳七層。
工費殫極。
觀者以為侈。
詔曰。
自稠師之滅。
禪門不開。
今所立寺。
既名禪定。
宜于海內(nèi)。
召禪師百二十人。
各許侍者二人自隨。
庶嗣前塵。
尚光末運。
并委遷禪師具名以聞。
有司以禮迎致者。
仍詔遷主其寺。
大興善寺像。
有光景。
上問遷。
遷辨答祥允。
上不能詰。
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
以風(fēng)瘺疾作。
禪坐而卒于勝光寺。
春秋六十六。
葬于終南之北麓云。
遷美容儀。
器宇恢雅。
談吐應(yīng)對合機要。
疏財慕義。
薄于奉己。
而厚于恤物。
能自慕圣。
至禪定。
所獲施予。
不可勝紀(jì)。
而隨以盡。
其所濟多矣。
停柩之際。
忽有一白犬。
號叫柩側(cè)。
而亦莫察其所從來者。
既葬乃失所在。
且其將終也。
或夢禪定佛殿傾者。
俄而沙門專誠。
夢凈土嚴(yán)麗。
于既卒之后。
嗚呼其亦偉矣。
著攝論疏十卷。
楞伽起信惟識如實等疏。
九識四明等章。
華嚴(yán)明難品玄解等。
二十馀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xí)禪三
釋曇遷。
俗姓王氏。
博陵饒陽人。
近祖太原歷宦而后居焉。
少而俊朗爽異常倫。
年十三父母嘉其遠(yuǎn)悟。
令舅氏傳授。
即齊中散大夫國子祭酒博士權(quán)會也。
會備練六經(jīng)偏究易道。
剖卦析爻妙窮象系。
奇遷精采。
乃先授以周易。
初受八卦相生。
隨言即曉。
始學(xué)文半。
馀半自通。
了非師受悟超詞理。
會深異也。
曾有一嫗失物。
就會決之。
得于兌卦。
會告遷曰。
汝試辯之。
應(yīng)聲答曰。
若如卦判。
定失金釵。
嫗驚喜曰。
實如所辯。
遷曰。
兌是金位。
字腳兩垂似于釵象耳。
舅曰。
更依卦審悉盜者為誰。
對曰。
失者西家白色女子。
奉口??角可年十四五者將去。
尋可得之。
后如言果獲。
有問其故。
遷曰。
兌是西方少女之位。
五色分方。
為白也。
兌字上點表??角之象。
內(nèi)有尖形表奉口之相。
推而測知。
非有異術(shù)。
舅乃釋策而嘆曰。
吾于卜筮頗工。
至于取斷依俙而已。
豈如汝之明耶。
老舅實顧多慚。
方驗宣尼之言后生可畏也。
乃更授以禮傳詩尚莊老等書。
但經(jīng)一覽義無重問。
于時據(jù)宗儒學(xué)獨擅英聲。
每言大小兩雅當(dāng)時之諷刺。
左右二史君王之事言。
禮序人倫樂移風(fēng)俗。
無非耳目之玩。
其勢亦可知之。
未若李莊論大道。
周易辯陰陽。
可以悟幽微。
可以怡情性。
究而味之。
乃玄儒之本也。
當(dāng)時先達頗蔑其幼年。
致或抗言褒貶者。
遷辯對縱橫詞旨明爛。
無不挹謝其聲實。
自爾留心莊易歸意佛經(jīng)。
愿預(yù)染衣得通幽極。
二親愛之弗許。
懇誠歲久乃蒙放遣。
初投饒陽曲李寺沙門慧榮。
榮頗解占相。
知有濟器。
告遷曰。
有心慕道理應(yīng)相度。
觀子骨法當(dāng)類彌天。
自揣澄公有慚德義。
可訪高世者以副雅懷。
遷雖屬伸勤請。
而固遮弗許。
又從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而出家焉。
時年二十有一。
本圖既遂襟期坦然。
猛勵精勤昏曉無倦。
初誦勝鬘不日便了。
怪而檢覆未差一字。
當(dāng)夜問經(jīng)中深疑。
莫非妙義。
既知神思大成。
乃與受具恣其問道。
從師五臺山此山靈跡極多。
備見神異。
后歸鄴下歷諸講肆。
棄小專大不以經(jīng)句涉懷。
偏就曇遵法師。
稟求佛法綱要。
當(dāng)有齊之盛釋教大興。
至于宮觀法祀。
皆鋒芒馳騖。
遷性不預(yù)涉。
高謝世利。
眾咸推焉。
密謂人曰。
學(xué)為知法。
法為修行。
豈以榮利即名為道。
秦世道恒。
削跡巖藪。
誠有由矣。
遂竄形林慮山黃花谷中凈國寺。
蔬素覃思委身以道。
有來請問乍為弘宣。
研精華嚴(yán)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
咸究其深賾。
嘗尋唯識論。
遂感心熱病。
專憑三寶不以醫(yī)術(shù)纏情。
夜夢月落入懷。
乃擘而食之。
脆如冰片。
甚訝香美。
覺罷所苦痊復(fù)。
一旬有馀流味在口。
因其圣助食月成德。
遂私改名以為月德也。
爾后每授人戒常云。
于我月德前三說受菩薩戒。
逮周武平齊佛法頹毀。
將欲保道存戒。
逃跡金陵。
結(jié)侶霄征。
間行假導(dǎo)多被劫掠。
進達壽陽曲水寺。
顧法屬曰。
吾等薄運所鐘。
屢逢群盜。
若怨結(jié)不解來報莫窮。
眾可哀彼愚迷自責(zé)往業(yè)各舍什物為賊營懺。
冀于來世為法知識。
既而南濟大江安然利涉。
由斯以推。
誠齋福之助也。
初達楊都棲道場寺。
掃衣分衛(wèi)攝念無為。
時與同侶談唯識義。
彼有沙門慧曉智瓘等。
并陳朝道軸江表僧望。
曉學(xué)兼孔釋妙善定門。
瓘禪慧兩深帝王師表。
又有高麗沙門智晃。
善薩婆多部。
名扇當(dāng)涂為法城塹。
并一見而結(jié)友于。
再敘而高沖奧。
有欲以聞天子者。
遷預(yù)知情事。
謂之曰。
余以本朝淪覆正法凌夷。
所以冒死浮江得參梵侶。
生平果志遂得有馀。
結(jié)援時榮幸愿緘默。
惟有國子博士張機。
每申盡禮請法。
馀景時論莊易。
竊傳其義用訓(xùn)庠序。
因至桂州刺史蔣君之宅。
獲攝大乘論。
以為全如意珠。
雖先講唯識薄究通宗。
至于思搆幽微有所流滯。
今大部斯洞文旨宛然。
將欲弘演未聞彼之家國。
承周道失御隋歷告興。
遂與同侶俱辭建業(yè)。
緇素知友祖道新林。
去留哀感各題篇什。
曉禪師命章賦詩曰。
生平本胡越。
關(guān)吳各異津。
聯(lián)翩一傾蓋。
便作法城親。
清談解煩累。
愁眉始得申。
今朝忽分手。
恨失眼中人。
子向涇河道。
慧業(yè)日當(dāng)新。
我住?江側(cè)。
終為松下塵。
沈浮從此隔。
無復(fù)更來因。
此別終天別。
迸淚忽沾巾。
馀之名德并有綴詞。
久失其文。
各執(zhí)手辭袂。
登石頭岸。
入舟動楫。
忽風(fēng)浪騰涌眾人無計。
遷獨正想不移。
捧持?jǐn)z論告江神曰。
今欲以大法開彼未悟。
若北土無運命也如何。
必應(yīng)聞大教請停風(fēng)浪。
冀傳法之功冥寄有屬。
言訖須臾恬靜安流達岸。
時人以為此論譯于南國。
護國之神不許他境。
事同迦延之出罽賓為羅剎之稽留也。
進達彭城。
新舊交集遠(yuǎn)近欣赴。
郁為大眾有一檀越。
舍宅棲之。
遂目所住為慕圣寺。
始弘攝論。
又講楞伽起信如實等論。
相繼不絕。
攝論北土創(chuàng)開。
自此為始也。
徐州總管谷城公萬緒。
率諸僚佐擁彗咨承。
盡弟子之禮。
遷弘化此土屢動暄涼。
黑白變俗大有成業(yè)。
自周毀正法。
遺形充野。
乃勸獎有緣。
于慕圣寺多構(gòu)堂閣。
隨有收聚莊嚴(yán)供養(yǎng)。
上柱國宋公賀若弼長史張?zhí)埂?div id="5ufsi5m"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3_234_comment'>
出鎮(zhèn)楊州。
承風(fēng)思展。
結(jié)為良導(dǎo)。
及諸道俗佇愿德音。
坦乃手疏邀延。
遷亦虛舟待吹。
遠(yuǎn)到廣陵。
舉郭迎望。
歌梵遏云霞。
香花翳日月。
桑門一盛榮莫加斯。
宋公名重位高。
頗以學(xué)能傲誕。
遷應(yīng)權(quán)授法。
不覺心醉形摧。
乃攜其家屬。
從受歸戒。
初停開善建弘攝論。
請益千計。
不久徐方官庶思渴法言。
江都才了復(fù)迎還北。
盛轉(zhuǎn)法輪聲名遐布。
屬開皇七年秋。
下詔曰。
皇帝敬問徐州曇遷法師。
承修敘妙因勤精道教。
護持正法利益無邊。
誠釋氏之棟梁。
即人倫之龍象也。
深愿巡歷所在承風(fēng)餐德。
限以朝務(wù)實懷虛想。
當(dāng)即來儀以沃勞望。
弟子之內(nèi)閑解法相能轉(zhuǎn)梵音者十人。
并將入京。
當(dāng)與師崇建正法刊定經(jīng)典。
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chuàng)。
弘獎建立終藉通人。
京邑之間遠(yuǎn)近所湊。
宣揚法事為惠殊廣。
想振錫拂衣。
勿辭勞也。
尋望見師不復(fù)多及。
時洛陽慧遠(yuǎn)。
魏郡慧藏。
清河僧休。
濟陰寶鎮(zhèn)。
汲郡洪遵。
各奉明詔同集帝輦。
遷乃率其門人。
行途所資皆出天府。
與五大德謁帝于大興殿。
特蒙禮接勞以優(yōu)言。
又敕所司。
并于大興善寺安置供給。
王公宰輔冠蓋相望。
雖各將門徒十人。
而慕義沙門敕亦延及。
遂得萬里尋師。
于焉可想。
于斯時也宇內(nèi)大通。
京室學(xué)僧多傳荒遠(yuǎn)。
眾以攝論初辟投誠請祈。
即為敷弘。
受業(yè)千數(shù)。
沙門慧遠(yuǎn)領(lǐng)袖法門。
躬處坐端橫經(jīng)稟義。
自是傳燈不絕于今多矣。
雖則寰宇穿鑿時有異端。
原其解起莫非祖習(xí)。
故真諦傳云。
不久有大國不近不遠(yuǎn)大根性人。
能弘斯論。
求今望古豈非斯人乎。
十年春。
帝幸晉陽。
敕遷隨駕。
既達并部。
又詔令僧御殿行道。
至夜追遷入內(nèi)與御同榻。
帝曰。
弟子行幸至此。
承大有私度山僧。
于求公貫。
意愿度之如何。
遷曰。
昔周武御圖殄滅三寶。
眾僧等或刬跡幽巖。
或逃竄異境。
陛下統(tǒng)臨大運更闡法門。
無不歌詠有歸來投圣德。
比雖屢蒙招引度脫。
而來有先后致差際會。
且自天地覆載莫匪王民。
至尊汲引萬方寧止一郭蒙慶。
帝沈慮少時。
方乃允焉。
因下敕曰。
自十年四月已前。
諸有僧尼私度者。
并聽出家。
故率土蒙度數(shù)十萬人。
遷之力矣。
尋下敕為第四皇子蜀王秀。
于京城置勝光寺。
即以王為檀越。
敕請遷之徒眾六十馀人。
住此寺中受王供養(yǎng)。
左仆射高颎。
右衛(wèi)將軍虞慶則。
右仆射蘇威。
光祿王端等。
朝務(wù)之暇。
執(zhí)卷承旨。
四門博士國子助教劉子平。
孔門俊乂。
屈膝餐奉。
魏郡道士仇岳。
洞曉莊老。
文皇欽重。
入京造展共談玄理。
遷既為帝王挹敬侯伯邀延。
抗行之徒是非紛起。
或謂滯于榮寵者。
乃著亡是非論以示諸己。
其詞曰。
夫自是非彼。
美己惡人。
物莫不然。
以皆然故舉世紜紜無自正者也。
斯由未達是非之患。
乃致于此。
言至患者有十不可。
一是非無主。
二自性不定。
三彼我俱有。
四更互為因。
五迭不相及。
六隱顯有無。
七性自相違。
八執(zhí)者偏著。
九是非差別。
十無是無非。
初明無適主者。
此云我是。
彼云我是。
彼此競?cè) ?div id="byxfl00"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3_380_comment'>
乃令是非無定從。
彼云此非。
此云彼非。
彼此競興。
遂使非無適趣。
或者必欲以是自歸以非屬彼者。
此有何理而可然耶。
理不然故強為之者莫不致敗耳。
物豈知其然哉。
文多不委。
十三年。
帝幸岐州。
遷時隨彼。
乃敕蜀王布圍南山。
行春蒐之事也。
王逐一獸入故窯中。
既失蹤跡。
但見滿窯破落佛像。
王遂罷獵。
具以事聞。
遷因奏曰。
比經(jīng)周代毀道。
靈塔圣儀填委溝壑者多。
蒙陛下興建已得修營。
至于碎身遺影尚遍原野。
貧道觸目增慟。
有心無事。
帝聞惘然曰。
弟子庸朽垂拱巖廊。
乃使尊儀冒犯霜露。
如師所說。
朕之咎也。
又下詔曰云云。
諸有破故佛像。
仰所在官司。
精加檢括。
運送隨近寺內(nèi)。
率土蒼生口施一文。
委州縣官人檢校莊飾。
故一化嚴(yán)麗遷寔有功。
十四年。
柴燎岱宗。
遷又上諸廢山寺并無貫逃僧。
請并安堵。
帝又許焉。
尋敕率土之內(nèi)。
但有山寺一僧已上皆聽給額。
私度附貫。
遷又其功焉。
又敕河南王。
為泰岳神通道場檀越。
即舊朗公寺也。
齊主為神寶檀越舊靜默寺也。
華陽王為寶山檀越。
舊靈巖寺也。
又委遷簡齊魯名僧來住京輦。
其為世重誠無以加。
文帝昔在龍潛。
有天竺沙門。
以一顆舍利授之云。
此大覺遺身也。
檀越當(dāng)盛興顯。
則來福無疆。
言訖莫知所之。
后龍飛之后。
迫以萬機未遑興盛。
仁壽元年。
追惟昔言將欲建立。
乃出本所舍利。
與遷交手?jǐn)?shù)之。
雖各專意。
而前后不能定數(shù)。
帝問所由。
遷曰。
如來法身過于數(shù)量。
今此舍利即法身遺質(zhì)。
以事量之。
誠恐徒設(shè)耳。
帝意悟。
即請大德三十人安置寶塔為三十道。
建軌制度一準(zhǔn)育王。
帝以遷為蜀王門師。
王鎮(zhèn)梁益。
意欲令往蜀塔檢校為功。
宰輔咸以劍道危懸涂徑盤折。
高年宿齒難冒艱阻。
更改奏之。
乃令詣岐州鳳泉寺起塔。
晨夕祥瑞。
以沃帝心。
將造石函。
于寺東北二十里許。
忽見文石四段光潤如玉大小平正。
取為重函。
其內(nèi)自變作雙樹之形。
高三尺馀。
異色相宣。
或有鳥獸龍象之狀。
花葉旋轉(zhuǎn)之形。
以事上聞。
帝大悅。
二年春。
下敕于五十馀州分布起廟。
具感祥瑞如別傳敘之。
四年又下敕于三十州造廟。
遂使宇內(nèi)大州一百馀所皆起靈塔勸物崇善。
遷寔有功。
及獻后云崩。
于京邑西南置禪定寺。
架塔七層駭臨云際。
殿堂高竦房宇重深。
周閭等宮闕。
林圃如天苑。
舉國崇盛莫有高者。
仍下敕曰。
自稠師滅后禪門不開。
雖戒慧乃弘而行儀攸闕。
今所立寺既名禪定。
望嗣前塵。
宜于海內(nèi)召名德禪師百二十人各二侍者并委遷禪師搜揚。
有司具禮。
即以遷為寺主。
既恩敕爰降。
不免臨之。
綏撫法眾接悟賢明。
皆會素心振聲帝世。
時大興善有像放光。
道俗同見。
以事聞上。
敕問遷曰。
宮中尊像并是靈儀。
比來修敬光何不見。
遷曰。
但有佛像皆放光明。
感機既別有見不見。
帝曰。
朕有何罪生不遇耶。
遷曰。
世有三尊各有光明。
其用異也。
帝曰。
何者是耶。
答曰。
佛為世尊。
道為天尊。
帝為至尊。
尊有恒政不可并治。
所以佛道弘教開示來業(yè)。
故放神光除其罪障。
陛下光明充于四海。
律令法式禁止罪源。
即大光也。
帝大悅。
遷美容儀善風(fēng)韻。
故臨機答對如此。
又器宇恢雅。
含垢藏疾。
妙于定門練精戒品。
天性仁慈寡于貪競。
雖帝王贈舍遠(yuǎn)近獻餉。
一無自給并資僧眾。
或濟接貧薄。
追崇圖塔。
又不重厚味。
不飾華綺。
內(nèi)有關(guān)籥外屏名利。
顯助弘道冥心幽隱。
立志清簡不雜交游。
時俗頗以疏傲為論。
深鑒國士而體其虛心應(yīng)物也。
凡有言述理無不當(dāng)。
皆能遣滯顯旨深矣。
故遠(yuǎn)公每云。
遷禪師破執(zhí)入理。
此長勝我。
斯言合也。
而詞旨典正有文章。
焉。
雖才人沈郁含豪。
未能加也。
夙感風(fēng)痿之疾。
運盡重增卒于禪定。
春秋六十有六。
即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也。
葬于終南北麓勝光寺之山園。
鑿石刻銘樹于墳所。
當(dāng)停柩之日。
有一白犬不知何來。
徑至喪所。
雖遭遮約終不肯去。
見人哀哭犬亦號叫。
見人止哭犬亦無聲。
與食不啖。
常于喪所右縈而臥。
既輿柩隨行。
犬便前后奔走。
似如監(jiān)護之使。
及下葬訖。
便失所在。
識者以犬為防畜。
將非冥衛(wèi)所加乎。
初未終之前。
有夢禪定佛殿東傾。
數(shù)人扶之還正。
惟東北一柱陷地。
拔之不出。
遷房屬于陷角。
故有先驗之徵。
既卒之后。
有沙門專誠祈請欲知生處。
乃夢見凈土嚴(yán)麗故倍常傳。
寶樹宮闕郁然相峙。
道俗徒侶有數(shù)千人。
遷獨處金臺為眾說法。
雖夢通虛實。
而靈感猶希。
況隨請而知。
故當(dāng)降靈非謬矣。
所撰攝論疏十卷。
年別再敷。
每舉法輪諸講停務(wù)。
皆傾渴奔注有若不足也。
又撰楞伽起信唯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月等章華嚴(yán)明難品玄解總二十馀卷。
并行于世。
有沙門明則。
為之行狀覼縷終始見重京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6—629 【介紹】: 南北朝至隋時僧。潁川人,俗姓荀。北周時,入終南山紫蓋峰,獨棲安禪,與世隔絕。武帝滅佛,法藏初不知,經(jīng)四年,始得風(fēng)聞。后至京師,請復(fù)佛法,宣帝不允。旋主陟岵寺,復(fù)還山。入隋,奉敕主大興善寺,為國行道。煬帝大業(yè)末,充太平宮寺上座。
全隋文·卷三十五
法藏,開皇中法濟寺沙門。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潁川潁陰荀氏子也。
三歲喪父。
十歲喪母。
孤獨孑遺。
無所依賴。
周天和二年。
藏生二十二歲矣。
上適于二月八日。
度僧以祈福。
藏因薙落。
四年皇子生。
詔選名德于醴泉宮。
藏復(fù)與其數(shù)。
時武帝在春坊。
趨至殿下。
以鮮卑語。
問眾僧。
眾僧不時對。
藏獨進以鮮卑語答所問。
廷臣皆喜。
詔謂道人身小而膽大。
乃敢答太子語如此。
仍賜錢獎諭。
由是恩眷優(yōu)渥。
建德二年。
徙居終南之紫蓋山。
三年正月八日。
偶得杏實七枚于絕頂。
食之甘美。
然地僻天寒。
卒不知所從來云。
未幾。
而廢教之禍起。
唯藏山居。
獨若無與。
如是八年。
每念下山。
以身徇法。
大象元年九月。
扣關(guān)將謁帝。
吏訶止之。
武侯府上大夫柘王猛。
次大夫乙婁謙。
詰所自。
及朋侶施主姓名。
藏辭曰。
貧道以山林為家居。
鳥獸為徒侶。
草木為糧粒。
且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而紫蓋山陛下之畿甸。
若是則朋侶施主。
皆陛下也。
尚何他問哉。
猛等以聞。
詔曰朕欲以菩薩儀相治化。
此僧既近自紫蓋山來。
其今長須發(fā)。
著衣冠。
為陟岵寺主。
詔內(nèi)史沛國公宇文譯。
檢校施行。
內(nèi)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以為非先制不奉詔。
十月復(fù)謁于城東。
引妙莊嚴(yán)王二子諫父事。
且曰陛下昔為臣子。
不能匡諫。
遂致先帝。
毀圣典。
冶靈像。
其酷甚于秦之焚書坑儒。
上怒。
詔即殺之。
沛公為營救。
上少解。
因問沛公曰。
道人怖否。
進曰。
道人愚戇。
不知忌諱。
身觸刑憲。
安能無怖。
上愁然變色曰。
此固佛經(jīng)所謂護鵝比丘也。
昔聞其事。
今見其人。
是又可殺乎。
宜原之。
賜菩薩衣冠。
主陟岵寺如前詔。
藏遽引辭。
愿自便。
詔御史鮑宏。
聽藏于萬年長安藍(lán)田盩屋鄠杜五縣。
游行。
以俟尋訪。
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惰文帝以冢宰。
作興教法。
六月藏下山。
復(fù)從薙落。
施法服一具。
雜彩十五段。
青州棗一石。
還山。
七月又承命下山。
議化事。
十五日詔景陵公。
偕藏檢校。
度僧百二十人。
并賜法衣以歸。
獨留藏宿相府。
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
隋受周禪。
改元開皇十五日。
詔追前度諸僧。
于大興善寺行道。
二年詔內(nèi)史舍人趙偉。
命所司。
月給藏伏苓棗杏蘇油柴炭等料物。
以為恒。
十四年。
自請罷所給料物。
武侯將軍素和業(yè)。
捐宅構(gòu)寺。
以奉藏。
右仆射蘇威。
并建寺之大殿尊像。
藏齋萬僧。
以落之。
于是舍人裴矩。
宣詔曰。
藏禪師落發(fā)僧首。
且躬設(shè)大齋。
弘法之盛其孰可等。
今所住寺。
可名法濟。
久之慈及畜類。
鵝知時旋繞佛座。
犳過中不食。
煬帝居晉邸。
其少子夭殂。
寓瘞于藏寺。
將出鎮(zhèn)淮海。
手書銘。
以勒之曰。
世途若幻。
生死如浮。
殤子何短。
彭祖何脩。
嗚呼予子。
有逝無留。
永為法種。
長依梵儔。
因以靈壽杖。
施藏曰。
每策此時。
幸相憶也。
藏曰。
王以愛子。
留寄法門眷焉。
其情能復(fù)忘乎。
是猶杖之于藏也。
王不能忘。
藏其敢忘哉。
十六年。
上幸齊州不豫。
諸王貴人。
造觀音像。
為上祝禧。
詔迎置法濟寺供養(yǎng)。
仁壽元年。
上造等身釋迦六驅(qū)。
詔如前迎置。
大業(yè)二年。
元德太子薨。
凡嚴(yán)薦功德。
必委藏營治。
大業(yè)之季。
詔易九宮為寺。
以藏補充太平宮寺上座。
貞觀初。
淮安王首隆敬慕。
俄而王薨。
藏亦云逝。
三年葬干阜南云際寺。
沙門孝才。
為銘辭。
刻之貞石。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九 習(xí)禪四
釋法藏。
姓荀氏。
潁川潁陰人。
三歲喪父。
共母偏居。
十歲又亡。
只身而立。
因斯禍苦深悟無常。
投庇三寶用希福祐。
年二十二。
即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
便從出俗。
天和四年誕育皇子。
詔選名德至醴泉宮。
時當(dāng)此數(shù)。
武帝躬趨殿下。
口號鮮卑問訊眾僧兀然無人對者。
藏在末行挺出眾立作鮮卑語答。
殿庭僚眾咸喜斯酬。
敕語百官。
道人身小心大。
獨超群友報朕此言。
可非健道人耶。
有敕施錢二百一十貫。
由是面洽每蒙慰問。
雖身居寺內(nèi)。
心念幽林。
古圣今賢皆依山靜。
建德二年二月。
刷心蕩志。
挾缽擎函。
投于紫蓋山。
山即終南之一峰也。
乃獨立禪房高巖之下。
衣以百納。
餐以朮松。
面青天而沃心。
吸白云而填志。
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頂。
忽遇甘杏七枚。
即而啖之。
流味濃美。
周行更索全無來處。
即荷冥資但勤勵業(yè)。
其年四月二十三日。
毀像焚經(jīng)。
僧令還俗。
給優(yōu)二年。
惟藏山居。
依道自隱。
綿歷八載常思開法。
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
下山謁帝。
意崇三寶。
到城南門。
以不許入進退論理。
武候府上大夫拓王猛。
次大夫乙婁謙。
問從何而來朋侶何在施主是誰。
藏報曰。
建德二年棄寺入山。
三年四月方禁僧侶。
惟藏在山。
馀并還俗。
乃以俗法抑出徒侶。
藏只一身在山。
林谷為家居。
鳥獸為徒侶。
草木為糧粒。
然自惟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居紫蓋啖食山糧。
準(zhǔn)此供給則至尊所施。
猛等報奏。
下敕曰。
朕欲為菩薩治化。
此僧既從紫蓋山來。
正合朕意。
宜令長發(fā)著菩薩衣冠為陟岵寺主。
遣內(nèi)史沛國公宇文繹檢校施行。
內(nèi)史次大夫唐怡元行恭覆奏曰。
天下眾僧并令還俗。
獨度一人違先帝詔。
至十月于城東面別見宣帝。
問三教名。
朕欲菩薩治化。
或現(xiàn)天身。
或從地出。
或作鹿馬。
用斯化道以攝眾生如何。
藏引妙莊嚴(yán)王子諫父之事。
又曰。
陛下昔為臣子不能匡諫。
遂令先帝焚燒圣典靈像鑄錢。
據(jù)斯逆害。
與秦始何異。
帝怒曰。
違朕先皇明詔。
可令處盡。
藏曰。
仰觸圣顏。
乞刑都市。
幽顯同見。
誠其本心爾。
時命若懸藤而詞氣無駭。
頻經(jīng)九奏安詞彌厲。
十奏既達。
帝曰。
道人怖不。
藏公曰。
人生所重?zé)o過于命。
處身極刑之地。
何能不怖。
帝聞愀然改色乃曰。
真人護法祐我群生。
此則護鵝比丘。
朕不殺無事人也。
宜舍其刑。
一不須問。
賜菩薩衣冠。
依前為陟岵寺主。
頻降寵命。
得繼釋門。
既獲再生。
便辭帝。
往林泉山澤請欲幽潛。
御史鮑宏。
奉敕萬年長安藍(lán)田盩厔鄠杜五縣。
任藏游行。
朕須見日。
不可沈隱。
雖蒙恩敕終未開弘。
怏結(jié)心靈思懷圣道。
周德云謝隋祚將興。
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隋祖作相。
于虎門學(xué)六月。
藏又下山與大丞相對論三寶經(jīng)宿。
即蒙剃落。
賜法服一具雜?十五段青州棗一石。
尋又還山。
至七月初。
追藏下山。
更詳開化。
至十五日。
令遣藏共竟陵公檢校度僧百二十人。
并賜法服各還所止。
藏獨宿相第。
夜論教始。
大定元年二月十三日。
丞相龍飛。
即改為開皇之元焉。
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興善寺為國行道。
自此漸開方流海內(nèi)。
豈非藏戒行貞明禪心郁茂。
何能累入朱門頻登御榻。
爾后每有恩敕別加慰勞。
并敕王公咸知朕意。
開皇二年。
內(nèi)史舍人趙偉。
宣敕月給茯苓棗杏蘇油柴炭。
以為恒料。
而性在虛靜不圖榮利。
十四年自奏停料隨施供給。
武候?qū)④娝骱蜆I(yè)者。
清信在懷。
延至宅中。
異禮奉養(yǎng)。
積善所熏遂舍所住以為佛寺。
藏率俗課勵設(shè)萬僧齋。
右仆射蘇威。
每來參謁。
并建大殿尊儀。
舍人裴矩。
宣敕藏禪師。
落發(fā)僧首。
又設(shè)大齋。
弘法之盛熟不可等。
其所住處可為濟法。
今之隆政坊北門僧寺是也。
嘗以慈仁攝慮。
有施禽畜依而養(yǎng)之。
鵝則知時旋繞。
狗亦過中不食。
斯類法律不可具紀(jì)。
煬帝晉蕃時。
臨太尉第三子綿疾夭殂。
瘞于斯寺。
乃勒銘曰。
世途若幻生死如浮。
殤子何短彭祖何修。
嗚呼余子有逝無留。
永為法種長依法儔。
教因施藏靈壽杖曰。
每策此杖時賜相憶。
答曰。
王殤幼子長就法門。
藏策靈壽何敢忘德。
十六年隋祖幸齊州失豫。
王公已下奉造觀音。
并敕安濟法供養(yǎng)。
仁壽元年。
文帝造等身釋迦六軀。
敕令置于藏師住寺。
大業(yè)二年。
元德太子薨。
凡營福業(yè)經(jīng)像佛殿皆委于藏。
大業(yè)末歲下敕九宮。
并為寺宇度僧。
綱管相續(xù)維持。
以藏名稱洽聞。
乃補充太平宮寺上座。
綏緝少達無替所臨。
及大唐建議人百一心。
淮安王創(chuàng)繕兵旗于斯寺宇。
因受王請終身奉養(yǎng)。
貞觀之始情奉彌隆思報罔極。
畢由造寺伺隙未展。
王便物故本祈不果。
藏亦終焉。
以貞觀三年終于鄠縣觀臺。
因殮武子堆南云際寺。
沙門孝才。
夙素知德。
為銘貞石。
在于龕側(cè)矣。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荀。潁川潁陰人。三歲喪父。共母偏居。十歲母亡。只身而立。因斯禍酷。深悟無常。年二十二。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從便出俗。天和四年。誕育皇子。詔選明德。至醴泉宮。武帝躬趨殿下??谔桋r卑問訊。眾僧兀然。無人對者。藏在末行。出眾獨立。作鮮卑語答。殿庭僚眾。咸喜斯酬。敕語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獨超群友。報朕此言??煞墙〉廊艘?。有敕施錢二百一十貫。由是面洽。每蒙慰問。雖身居寺內(nèi)。心念幽林。建德二年二月。挾缽擎函。投于紫蓋山。山即終南之一峰也。乃獨立禪房高巖之下。衣以百衲。餐以木松。三年正月八日。游步山頂。忽遇甘杏十枚。即而啖之。既荷冥資。但勤勵業(yè)。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毀像焚經(jīng)。僧令還俗。惟藏山居。依道自隱。綿歷八載。常思開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謁帝。意崇三寶。到城南門。對武侯府上大夫拓王猛曰。建德二年。棄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侶。惟藏在山。馀并還俗。藏一身在山。林谷為家居。鳥獸為徒侶。草木為糧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蓋。啖食山糧。準(zhǔn)此供給。則至尊所施。猛等執(zhí)奏。下敕曰。朕欲為菩薩治化。此僧既從紫蓋山來。正合朕意。宜令長發(fā)。著菩薩衣冠。為陟岵寺主。內(nèi)史次大大唐怡元覆奏曰。天下眾僧。普令還俗。獨度一人。違先帝詔。至十月。于城東面。別見宣帝。問三教名。朕欲菩薩治化?;颥F(xiàn)天身。或從地出?;蜃髀柜R。用斯化道。以攝眾生如何。藏引妙莊王二子諫父之事。又曰。陛下昔為臣子。不能匡諫。遂令先帝焚燒圣典。靈像鑄錢。據(jù)斯逆害。與秦始何異。帝怒曰。違朕先皇明詔??闪铄岜M。藏曰。仰觸圣顏。乞刑都市。幽顯同見。誠其本心。爾時命若懸藤。而詞氣無駭。頻經(jīng)九奏。安詞彌厲。十奏既達。帝曰。道人怖不。內(nèi)史沛公曰。人生所重。無過于命。處身極刑之地。何能不怖。帝聞愀然改色。乃曰。真人護法。祐我群生。此則護鵝比丘。朕不殺無事人也。宜舍其刑。一不須問。賜菩薩衣冠。依前為陟岵寺主。頻降寵命。得繼釋門。既獲再生。便辭帝往林泉山澤。請欲幽潛。御史鮑宏奏敕。萬年長安藍(lán)田盩厔鄠杜五縣。任藏游行。朕須見日。不可沉隱。雖蒙恩敕。終未開弘。怏結(jié)心靈。思懷圣道。周德云謝。隋祚將興。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門。六月藏又下山。與大丞相。對論三寶。經(jīng)宿即蒙剃發(fā)。賜法服一具。雜?十五段。青州棗一石。尋又還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詳開化。至十五日。令藏共景陵公檢校度僧。百二十八。并賜法服。各還所止。藏獨宿相第。夜論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承相龍飛。即改為開皇之元焉。十五日奉敕。追前度者。置大興善寺。為國行道。自此漸開。方流海內(nèi)。藏戒行貞明。禪心郁茂。數(shù)入朱門。頻登御榻。開皇二年。內(nèi)史舍人趙偉宣敕。月給茯苓棗杏。酥油柴炭。以為恒料。而性在虛靜。不圖榮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隨施供給。武侯將軍素和業(yè)者。清信在懷。延至宅中。冀禮奉養(yǎng)。積善所熏。遂舍所住。以為佛寺。藏率俗課勵。設(shè)萬僧齋。右仆射蘇威。每來參謁。并建大殿尊儀。舍人裴矩宣敕。藏禪師落發(fā)。僧首又設(shè)大齋。弘法之盛。不可等倫。以貞觀二年。終于鄠縣觀臺。因殮于阜南。云際寺沙門孝才為銘。貞石于龕側(c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0—618 【介紹】: 隋博陵安平人,字祖浚。
文帝開皇初得秦王薦,射策得高第,授校書郎轉(zhuǎn)協(xié)律郎,為太常卿蘇威所敬重。
嘗為河南王、豫章王侍讀。
煬帝大業(yè)中奉詔撰《區(qū)宇圖志》、《東征記》。
后除越王府長史。
從帝幸江都,宇文化及為亂,引為著作郎,稱疾不起,卒。
全隋文·卷九
賾字祖浚,仲方族人。開皇初,射策高第,除校書郎,轉(zhuǎn)協(xié)律郎。母憂去職。徵為河南、豫章二王侍讀。及河南為晉王,轉(zhuǎn)記室參軍。王入東宮,除太子齋師,遷舍人,以疾歸。徵授起居舍人。大業(yè)中,為鷹揚長史,遷越王長史。宇文化及行弒,引為著作郎,稱疾不起。卒年六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唐時江寧人。
隋文帝開皇中為延州參軍事。
入調(diào)吏部,尚書牛弘知其有學(xué)術(shù),給筆札令自序,援翰便就,弘甚奇之。
元德太子學(xué)士,禮賜甚優(yōu)。
后為唐高祖記室。
時軍國多務(wù),公府文檄皆出于抱。
尋轉(zhuǎn)太子舍人,未幾卒。
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潤州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祖籍潁川(今河南許昌)。
隋開皇中,為延州參軍事。
后調(diào)入吏部任職,轉(zhuǎn)元德太子學(xué)士。
唐高祖起兵,隱太子李建成引為隴西公府記室,文檄皆出其手。
尋轉(zhuǎn)太子舍人,未幾卒。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
抱工詩文。
舊唐書》本傳與《新唐書·藝文志四》載文集10卷(《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著錄6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5首,《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
崔弘升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2 【介紹】: 隋博陵安平人,字上客。
崔弘度弟。
在周為右侍上士。
從帝平尉遲迥,封黃臺縣侯。
入隋,進爵為公,授驃騎將軍,歷慈州、鄭州刺史,襄州總管。
妹為秦王妃,女為河南王妃,故待遇隆重。
及二妃相繼誅、廢,弘升亦免官。
煬帝即位復(fù)出仕。
遼東之役與宇文述等同敗,奔還,發(fā)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9 【介紹】: 隋宗室,字仁謹(jǐn)。
煬帝孫,元德太子楊昭子。
封越王。
煬帝每巡幸,侗常留守東都。
及煬帝兇訊至,留守諸臣奉楊侗為主于東都。
建年號皇泰。
諸臣不協(xié),逐一為王世充所殺。
世充又脅侗遜位,尋為世充所殺。
謚恭。
僧靜玄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9—611 【介紹】: 隋僧。
秦州天水人,俗姓趙。
七歲為郡學(xué)生,隋初為道士,后棄而為僧,專宗經(jīng)部。
具戒后,往秦、涼闡法。
文帝敕允于河右頒行正法要務(wù)。
大業(yè)間,元德太子聞其名,召入京,住大興善寺,法會頗盛。
后住大禪定道場。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姓趙氏。
天水人也。
七歲為郡學(xué)諸生。
隋初受老子法。
俄悉謝去。
專志經(jīng)部。
而頻升高座。
允迪玄徒。
稟具已后。
聲聞益播。
然以秦涼習(xí)俗澆薄。
欲??正之。
以永慧命。
詔從焉。
即頒進脩之法。
下河右使依用。
元德太子。
尤加欽挹。
降令召至。
仍俾大興善道場。
盛弘講會。
時粲法師在座謂曰。
西土自道朗至今爾其接軫矣。
會文帝升遐。
郁興禪定。
遂應(yīng)詔居之。
大業(yè)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無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玄姿性慈恕。
遺言必棄骸林野。
于是其鄉(xiāng)里慧嚴(yán)遵行之。
旋收舍利。
搆塔于終南龍池寺之西岑。
冀州沙門明則。
文以銘之。
用旌厥德。
明則始猶未有聲譽。
及制覺觀寺碑。
仆射楊素見而奇焉。
且奏住仁壽宮三善寺。
東都譯經(jīng)。
又入館知綴緝。
薛道衡曰。
則公之文。
屢發(fā)新采。
英英獨照。
隋末卒。
有文集行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 義解篇六
釋靖玄。
姓趙氏。
天水人也。
識度淹弘清鑒懸遠(yuǎn)。
七歲任郡學(xué)生。
勤閱三冬藝該六典。
皇隋肇運便業(yè)李張。
名預(yù)黃巾身同觀宇。
呼吸沆瀣吐納陰沆。
每思五千道德良非造真。
七誡超升本為浮詭。
乃舍其巾褐服此伽梨。
澄練一心專宗經(jīng)部。
時年在息慈頻登法匠。
華夷欽仰緇素屬目。
受具已后聲勢轉(zhuǎn)高。
遂使化靡隴西扇榮河洛。
以秦涼荒要佛法澆侈。
將欲結(jié)其頹網(wǎng)布此遺矰。
具列正法要務(wù)奏上文皇。
蒙敕允述綸言獎拔。
登下河右頒條依用。
元德太子籍甚芳猷翹想欽揖。
爰降令旨遠(yuǎn)召京華。
玄遂恭承嘉惠來翔帝宇。
有令于大興善道場盛弘法會。
飛軒鳴玉杖錫挈瓶。
總萃觀風(fēng)德音通被。
縱遠(yuǎn)論體舒散疑蹤。
能使難者由門解宣盡力。
時璨法師居坐謂曰。
自河涼義侶則道朗擅其名。
沿歷至今。
爾其接軫。
代不可削。
斯人在斯。
由此顯譽京師。
綽然高步。
會高祖升遐郁興禪定。
遂應(yīng)詔住焉。
常轉(zhuǎn)梵輪弘匠非少。
大業(yè)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無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初玄生平言論慈悲為主。
每許遺骸棄之林野。
有天水同侶沙門慧嚴(yán)。
追想昔言送尸山麓。
肌肉已盡。
便鳩聚遺身。
搆茲塼塔于終南龍池寺之西岑。
樹銘塔所用旌厥德。
沙門明則為文。
則本冀人。
通玄儒有才慧。
納言敏行。
尤所承統(tǒng)。
文藻雖馳時未之賞。
乃制覺觀寺碑。
物亦不悟。
仆射楊素見而奇之。
由斯一顧方高聲問。
奏住仁壽宮三善寺。
東都譯經(jīng)又召入館專知綴緝。
隋末卒于所住。
有集行世。
薛道衡每曰。
則公之文屢發(fā)新采。
英英獨照。
其為時賢所尚也如此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新野人。
庾質(zhì)子。
傳父星歷之學(xué)。
亦有學(xué)識。
歷仕襄武令、元德太子學(xué)士。
恭帝初任太史令。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