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虞世基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3—592 【介紹】: 隋僧。敦煌人,俗姓李。好學。三歲即心樂出家。早孤,十三歲剃度為僧。博涉經(jīng)論。及北周滅齊,武帝敕前修大德之沙門集于殿,宣布廢佛教,諸僧不敢言,獨慧遠抗聲力爭,帝無以難之。尋潛于汲郡西山勤修無倦。入隋,召至京,住凈影寺,常居講說,四方投學者七百余人。文帝開皇十二年奉敕令知翻譯,旋卒。著有《地持疏》、《十地疏》、《華嚴疏》、《涅槃疏》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姓李。燉煌人。后徙居上黨之高都。幼失所怙。其季父善提誘。三歲即知出家。七歲就鄉(xiāng)塾。功力能倍恒兒。年十三。澤州東山古賢寺僧思禪師??以南。詣懷州北山丹谷。剪??。年十六。遣從阇黎湛律師。往鄴學大小經(jīng)論。俄從上統(tǒng)為和上。順都為阇黎。光師十大弟子為證戒。以進具時論榮之。 卒究四分律于大隱律師。出滅諍犍度文句。今行世。復專師上統(tǒng)。七年。設席受徒。令譽載道。尋歸鄉(xiāng)里之清化寺。眾樂之。率金帛為興會。承光二年。春齊亡。周武帝廢教。遠偕諸大德。并赴行在所。詔曰朕受天命。撫育萬民。三教不同。難以施化。然六經(jīng)儒教。文弘治術。故須存立。其馀二教免罷。有異議者。請悉心以聞。時沙門大統(tǒng)法上等。五百馀人默然無復對。但相顧失色而已。詔頻趣之。于是遠進曰。佛法之入中國。生民賴以脩善去惡。陛下恃勢力。而破滅之。其無乃已甚。且陛下奉天。奉天而行。天奉佛而行。陛下如此。寧不畏天乎。不畏天則不畏地獄。地獄諸苦。吾知陛下之不能辭矣。帝大怒。瞪視遠曰。朕欲治安百姓爾焉。恤其他。遂引退。上統(tǒng)衍法師。執(zhí)遠手泣而謝曰。子曾不懼鼎鑊刀鋸之酷。而于天子之威。誠護法之切如是。遠曰當時急。亦豈復顧身命哉。因遁居汲之西山訖三年。誦法華維摩滿千遍。以祈復教。 大象二年帝有疾。詔東西兩京。立陟岵寺。處菩薩僧。就少林寺長講。仍詔近遠諸德安置。隋氏革命。遠率舊齒。翱翔洛邑。開皇初。詔授沙門都。辭不允。五年澤州刺史千金公。請開導迎與俱。七年春。過定州。道上黨。留以開夏講。尋被詔。偕六大德入都。住大興善寺。勞問殷勤。供養(yǎng)隆倍。頃之詔別筑靜影寺于天門之南。大街之右。而遷居焉。雖堂宇未成。而海內(nèi)之士麇至。日夕陶冶。必于成器。盈七百馀人。其擔簦負笈。相繼而趨者。尚未已也。十二年詔知翻譯。是年卒于凈影寺。壽七十。帝聞哀慟。嘆曰國喪二寶柰何。蓋大儒李德林。亦以是月卒云。遠長八尺五寸。眼長三寸。腰九圍。正氣雄逸。道風齊肅。慈悲及物。在清化時畜一鵝。常隨鐘鼓。集輪下。若聽講狀。遠入關。鵝棲宿廊廡。晝夜鳴號不已。眾患之。附使達京。至凈影門放之。即騰翔呼叫入房。若素所識者。自爾其狀。不異清化。而獨于布薩無所與。如是六載后忽不肯入堂。 又澤州所寓寺柱座足一時俱陷。始遠以勞苦。致心痛疾。至是食減形羸。久之因用林慮山中禪者。數(shù)息之法。對治。良驗。由是一夏習定。殊覺靜樂。嘗遇僧稠而問焉。稠云此心住利根之境界耳。若善調攝。堪為觀行。故遠每于講次遇定宗。未嘗不贊美。以勉學者。著地持疏五卷。十地疏十卷。華嚴疏七卷。涅槃疏十卷。維摩勝鬘壽觀溫室等疏。并以四言成句勒卷。又著大乘義章十四卷。合二百四十九科。分為五聚。蓋教法義法染凈雜也。方著地持疏夢登須彌絕頂周覽。但見海水。而紫金色像。在寶樹下。北首而臥。蒙冒塵埃。遠敬禮已。而拂之以衣。頓覺光凈。又著涅槃疏畢。未敢即出。夢手塑七佛八菩薩像。還自繢飾。像復次第起行。后一像繢飾將終。旁有一人。索筆代成之。此皆其議論。足以利益世間相也。于戲偉矣。
續(xù)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篇四
釋慧遠。
姓李氏。
燉煌人也。
后居上黨之高都焉。
天縱疏朗儀止沖和。
局度通簡崇覆高邈。
幼喪其父與叔同居。
偏蒙提誘示以仁孝。
年止三歲心樂出家。
每見沙門愛重崇敬。
七歲在學功逾常百。
神志峻爽見稱明智。
十三辭叔。
往澤州東山古賢谷寺。
時有華陰沙門僧思禪師。
見而度之。
思練行高世眾所宗仰。
語遠云。
汝有出家之相。
善自愛之。
初令誦經(jīng)。
隨事訓誨。
六時之勤未勞呼策。
登為虐暴不安。
攜以南詣懷州北山丹谷。
每以經(jīng)中大義問師。
皆是玄隱。
深知長有成器也。
年十六。
師乃令隨阇梨湛律師往鄴。
大小經(jīng)論普皆博涉。
隨聽深隱特蒙賞異。
而偏重大乘以為道本。
年滿進具。
又依上統(tǒng)為和上。
順都為阇梨。
光師十大弟子并為證戒。
時以為聲榮之極者也。
便就大隱律師聽四分律。
流離請誨五夏席端。
淘簡精粗差分軌轍。
滅諍揵度前后起紛。
自古相傳莫曉來意。
遠乃剖析約斷。
位以單重。
原鏡始終。
判之即離。
皆理會文合。
今行誦之。
末專師上統(tǒng)。
綿篤七年。
迥洞至理爽拔微奧。
負笈之徒相諠亙道。
講悟繼接不略三馀。
沐道成器量非可算。
乃攜諸學侶。
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
眾緣歡慶嘆所未聞。
各出金帛為之興會。
講堂寺宇一時崇敞。
韓魏士庶通共榮之。
及承光二年春。
周氏剋齊便行廢教。
敕前修大德并赴殿集。
武帝自升高座序廢立義。
命章云。
朕受天命養(yǎng)育兆民。
然世弘三教其風彌遠。
考定至理多皆愆化。
并令廢之。
然其六經(jīng)儒教文弘治術。
禮義忠孝于世有宜。
故須存立。
且自真佛無像。
則在太虛遙敬表心。
佛經(jīng)廣嘆而有圖塔崇麗。
造之致福此實無情。
何能恩惠。
愚民向信傾竭珍財廣興寺塔。
既虛引費不足以留。
凡是經(jīng)像盡皆廢滅。
父母恩重沙門不敬。
勃逆之甚國法豈容。
并退還家用崇孝始。
朕意如此。
諸大德謂理何如。
于時沙門大統(tǒng)法上等五百馀人咸以帝為王力決諫難從。
僉各默然。
下敕頻催答詔。
而相看失色都無答者。
遠顧以佛法之寄四眾是依。
豈以杜言情謂理伏。
乃出眾答曰。
陛下統(tǒng)臨大域。
得一居尊。
隨俗致詞憲章三教。
詔云。
真佛無像。
信如誠旨。
但耳目生靈。
賴經(jīng)聞佛籍像表真。
若使廢之無以興敬。
帝曰虛空真佛。
咸自知之。
未假經(jīng)像。
遠曰。
漢明已前經(jīng)像未至。
此土眾生何故不知虛空真佛。
帝時無答。
遠曰。
若不籍經(jīng)教自知有法。
三皇已前未有文字。
人應自知五常等法。
爾時諸人何為但識其母不識其父。
同于禽狩。
帝亦無答。
遠又曰。
若以形像無情事之無福故須廢者。
國家七廟之像。
豈是有情而妄相尊事。
武帝不答此難。
乃云。
佛經(jīng)外國之法。
此國不須廢而不用。
七廟上代所立。
朕亦不以為是。
將同廢之。
遠曰。
若以外國之經(jīng)非此用者。
仲尼所說出自魯國。
秦晉之地亦應廢而不行。
又以七廟為非將欲廢者。
則是不尊祖考。
祖考不尊則昭穆失序。
昭穆失序則五經(jīng)無用。
前存儒教其義安在。
若爾則三教同廢。
將何治國。
帝曰。
魯邦之與秦晉。
雖封域乃殊。
莫非王者一化。
故不類佛經(jīng)。
七廟之難帝無以通。
遠曰。
若以秦魯同遵一化經(jīng)教通行者。
震旦之與天竺。
國界雖殊。
莫不同在閻浮。
四海之內(nèi)輪王一化。
何不同遵佛經(jīng)。
而令獨廢。
帝又無答。
遠曰。
詔云。
退僧還眾崇孝養(yǎng)者。
孔經(jīng)亦云。
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即是孝行。
何必還家方名為孝。
帝曰。
父母恩重交資色養(yǎng)。
棄親向疏未成至孝。
遠曰。
若如來言。
陛下左右皆有二親。
何不放之。
乃使長役五年不見父母。
帝曰。
朕亦依番。
上下得歸侍奉。
遠曰。
佛亦聽僧冬夏隨緣修道春秋歸家侍養(yǎng)。
故目連乞食餉母。
如來擔棺臨葬。
此理大通未可獨廢。
帝又無答。
遠抗聲曰。
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
是邪見人。
阿鼻地獄不揀貴賤。
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
直視于遠曰。
但令百姓得樂。
朕亦不辭地獄諸苦遠曰。
陛下以邪法化人現(xiàn)種苦業(yè)。
當共陛下同趣阿鼻。
何處有樂可得。
帝理屈言前。
所圖意盛。
更無所答。
但云。
僧等且還后當更集。
有司錄取論僧姓名。
當斯時也齊國初殄。
周兵雷震。
見遠抗詔莫不流汗。
咸謂粉其身骨煮以鼎鑊。
而遠神氣嵬然辭色無撓。
上統(tǒng)衍法師等。
執(zhí)遠手泣而謝曰。
天子之威如龍火也。
難以犯觸。
汝能窮之。
大經(jīng)所云護法菩薩應當如是。
彼不悛革非汝咎也。
遠云。
正理須申。
豈惟顧此形命。
即辭諸德曰。
時運如此圣不能遣。
恨不奉侍目下。
以為大恨。
法實不滅。
大德解之。
愿不以憂惱。
遂潛于汲郡西山勤道無倦。
三年之間誦法華維摩等。
各一千遍用通遺法。
既而山棲谷飲禪誦無歇。
理窟更深浮囊不舍。
大象二年天元微開佛化。
東西兩京各立陟岵大寺。
置菩薩僧。
頒告前德詔令安置。
遂爾長講少林。
大隋受禪天步廓清。
開皇之始蒙預落?。
舊齒相趨翔于雒邑。
法門初開遠近歸奔。
望氣成津奄同學市。
所以名馳帝闕。
皇上聞焉。
下敕授洛州沙門都。
匡任佛法。
遠辭不獲免。
即而位之。
而立性質直榮辱任緣。
不可威畏不可利染。
正氣孤雄道風齊肅。
愛敬調柔不容非濫。
至治犯斷約不避強禦。
講導所之皆科道具。
或致資助有虧。
或不漉水護凈。
或分衛(wèi)乖法。
或威儀失常。
并不預聽徒。
自馀墮眠失時。
或后及法席。
并依眾式有罰無赦。
故徒侶肅穆容止可觀。
開皇五年為澤州刺史千金公請赴本鄉(xiāng)。
此則像法再弘桑梓重集。
親疏含慶何以加之。
七年春往定州。
途由上黨。
留連夏講遂闕東傳。
尋下璽書殷勤重請。
辭又不免。
便達西京。
于時敕召大德六人。
遠其一矣。
仍與常隨學士二百馀人。
創(chuàng)達帝室。
親臨御筵。
敷述圣化。
通孚家國。
上大悅敕住興善。
勞問豐華供事隆倍。
又以興善盛集法會是繁。
雖有揚化終為事約。
乃選天門之南大街之右。
東西沖要游聽不疲。
因置寺焉。
名為凈影。
常居講說。
弘敘玄奧辯暢奔流。
吐納自深宣談曲盡。
于是四方投學七百馀人皆海內(nèi)英華。
法輪前轍望京趣寺為法道場。
但以堂宇未成同居空露蘧蒢庵舍。
巷分州部日夜祖習成器相尋。
雖復興善諸德英名一期。
至于歸學師尋千里繼接者。
莫高于遠矣。
形長八尺。
腰有九圍。
十三幅裙可為常服。
登座震吼雷動蟄驚。
充愜群望斯為盛矣開皇十二年春。
下敕令知翻譯。
刊定辭義。
其年卒于靜影寺。
春秋七十矣。
冕旒哀感為之罷朝。
帝呼嗟曰。
國失二寶也。
時遠與李德林同月而喪。
故動帝心。
自遠括發(fā)尋師。
本圖傳授。
周歷兩代化滿八方。
著疏屬詞詮綜終始。
承習開誤櫛比塵連。
同范時朝得稱方駕。
初見病數(shù)日。
講堂上脊無故自折。
相顧颯然必知不損。
及大漸之日端坐正神相如入定。
侍人不覺其卒。
忽聞室有異香。
咸生疑怪。
屬之以纊方悟氣盡。
昔在清化先養(yǎng)一鵝。
聽講為務頻經(jīng)寒暑。
遠入關后鵝在本寺。
棲宿廊廡晝夜鳴呼。
眾僧患之附使達京。
至靜影大門放之。
徑即鳴叫騰躍入遠房內(nèi)。
爾后依前馴聽。
但聞法集鐘聲不問旦夕。
覆講豎義皆入堂伏聽。
僧徒梵散出戶翔鳴。
若值白黑布薩。
雖聞鐘召終不入聽。
時共異之。
若遠常途講解。
依法潛聽。
中聞汎及馀語。
便鳴翔而出。
如斯又經(jīng)六載。
樂聽一時不虧。
后忽哀叫庭院不肯入堂。
自爾二旬。
遠便棄世。
即。
開皇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矣。
俗年七十僧臘五十。
又當終之日。
澤州本寺講堂眾柱。
及高座四腳。
一時同陷。
僉議以感通幽顯。
勒碑。
薛道衡制文。
虞世基書。
丁氏鐫之。
時號為三絕。
初遠同聽大乘可六七載。
洞達深義神解更新。
每于鄴京法集豎難罕敵。
由此名冠遠近。
異論所推既而勤業(yè)曉夕。
用心大苦遂成勞疾。
十五日內(nèi)覺觀相續(xù)不得眠睡。
氣上心痛狀如刀切。
食弱形贏殆將欲絕。
憶昔林慮巡歷名山見諸禪府備蒙傳法。
遂學數(shù)息止心于境。
剋意尋繹經(jīng)于半月。
便覺漸差少得眠息。
方知對治之良驗也。
因一夏學定。
甚得靜樂身心怡悅。
即以己證用問僧稠。
稠云。
此心住利根之境界也。
若善調攝堪為觀行。
遠每于講際至于定宗。
未嘗不贊美禪那。
槃桓累句。
信慮求之可得也。
自恨徇于眾務無暇調心。
以為失耳。
七夏在鄴創(chuàng)講十地。
一舉榮問眾傾馀席。
自是長在講肆。
伏聽千馀。
意存弘獎。
隨講出疏。
地持疏五卷。
十地疏七卷。
華嚴疏七卷。
涅槃疏十卷。
維摩勝鬘壽觀溫室等并勒為卷部。
四字成句。
綱目備舉。
文旨允當罕用擬倫。
又撰大乘義章十四卷。
合二百四十九科分為五聚謂教法義法染凈雜也并陳綜義差。
始近終遠。
則佛法綱要。
盡于此焉。
學者定宗不可不知也。
自遠之通法也。
情趣慈心至于深文隱義。
每丁寧頻復提撕其耳。
唯恨學者受之不速。
覽者聽之不盡。
一無所惜也。
是以自于齊朝至于關輔及畿外要荒。
所流章疏五十馀卷。
二千三百馀紙。
紙別九百四十五言。
四十年間曾無痾疹。
傳持教導所在弘宣。
并皆成誦在心。
于今未絕。
本住清化祖習涅槃。
寺眾百馀。
領徒者三十。
并大唐之稱首也。
而遠勇于法義慈于救生。
戒乘不緩偏行拯溺。
所得利養(yǎng)并供學徒。
衣缽之外片無留惜。
嘗制地持疏訖。
夢登須彌山頂。
四顧周望但唯海水。
又見一佛像身色紫金在寶樹下。
北首而臥體有塵埃。
遠初則禮敬后以衣拂。
周遍光凈。
覺罷謂所撰文疏頗有順化之益故為此徵耳。
又自說云。
初作涅槃疏訖。
未敢依講。
發(fā)愿乞相。
夢見自手造素七佛八菩薩像。
形并端峙還自繢飾。
所畫既竟像皆次第起行。
末后一像彩畫將了。
旁有一人來從索筆。
代遠成之。
覺后思曰。
此相有流末世之境也。
乃廣開敷之信如夢矣。
又未終一年。
夢見凈影長竿自倒燈耀自滅。
便至歲日所使凈人小兒二人。
手放從良分處什物并為功德。
又敕二時講前令大眾誦般若波羅蜜咒。
限五十遍。
以報四恩初不中怠。
又傷學眾不能課力。
每因講日。
如此正義須臾不聞。
識者以為達宿命也。
及覺輕貶于房外香湯洗浴。
即在外宿至曉入房。
食粥倚床而臥。
問曰早晚。
答云今可卯時。
乃曰。
吾今覺冷氣至臍。
去死可二三寸在。
可除倚床。
自跏其足。
正身斂目不許扶侍。
未言其卒驗方知化。
香若栴檀久而歇滅。
后乃臥之。
手足柔軟身分并冷。
唯頂上暖焉。
有沙門智猛者。
相人也。
伏佩法教每蒙延及。
故疏為行狀。
擬學者所承。
猛談說有偏機會稱善。
振名東夏云。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李。燉煌人。后居上黨之高都。天縱殊朗。儀止沖和。幼喪其父。與叔同居。每見沙門。愛重崇敬。十三辭叔。往澤州東山古賢谷寺。時有華陰沙門僧思禪師。見而度之。初令誦經(jīng)。隨事訓誨。六時之勤。未勞呼策。年十六。師乃令隨阇黎湛律師住鄴。大小經(jīng)論。普皆博涉。偏重大乘。以為道本。年滿進具。又依上統(tǒng)證戒。更就大隱律師。聽四分律。剖析約斷。皆理會文合。爽拔微奧。負笈諠集。乃攜諸學侶。返就高都之清化寺焉。眾緣歡慶。嘆所未聞。各出金帛。為之興會講堂。寺宇一時崇敞。韓魏士庶。通共榮之。及承光二年春。周氏尅齊。便行廢教。敕前修大德。并赴殿集。武帝自升高座。敘廢立義。命章云。朕受天命。養(yǎng)育兆民。然世弘三教。其風彌達??级ㄖ晾?。多皆愆化。并今廢之。然其六經(jīng)儒教。文弘治術。禮義忠孝。于世有宜。故須存立。且自真佛無像。則在太虛。遙敬表心。佛經(jīng)廣嘆。愚民響信。傾竭珍財。廣興寺塔。既虛引費。不足以留。凡是經(jīng)像。盡皆廢滅。父母恩重。沙門不敬。悖逆之甚。國法豈容。并退還家。用崇孝始。于時沙門大統(tǒng)法上等。五百馀人。咸以帝為王力。決諫不從。僉各默然。下敕頻催答詔。而相看失色。都無答者。遠顧以佛法之寄。四眾是依。乃出眾答曰。陛下統(tǒng)臨大域。得一居尊。隨俗致詞。憲章三教。詔云真佛無像。信如誠旨。但耳目生靈。賴經(jīng)聞佛。藉像表真。若使廢之。無以興敬。帝曰。虛空真佛。咸自知之。未假經(jīng)像。遠曰。漢明已前。經(jīng)像未至此土。眾生何故不知虛空真佛。帝時無答。遠曰。若不藉經(jīng)教。自知有法。三皇已前。未有文字。人應自知五常等法。爾時諸人。何為但識其母。不識其父。同于禽獸。帝亦無答。遠又曰。若以形像無情。事之無福。故須廢者。國家七廟之像。豈是有情。而妄相尊事。武帝不答前難。詭通后言。乃云。佛經(jīng)外國之法。此國不用。七廟上代所立。朕亦不以為是。將同廢之。遠曰。若以外國之經(jīng)。廢而不用者。仲尼所說。出自魯國。秦晉之地。亦應廢而不學。又若以七廟為非。將欲廢者。則是不尊祖考。祖考不尊。昭穆失序。昭穆失序。則五經(jīng)無用。前存儒教。其義安在。爾則三教同廢。將何治國。帝曰。魯邦之與秦晉。雖封域乃殊。莫非王者一化。故不類佛經(jīng)七廟之難。遠曰。若以秦魯同尊一化。經(jīng)教通行者。震旦之與天竺。國界雖殊。莫不同在閻浮四海之內(nèi)。輪王一化。何不同遵佛經(jīng)。而今獨廢。帝又不答。遠曰。陛下向云退僧還家。崇孝養(yǎng)者??捉?jīng)亦云。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即是孝行。何必還家。方名為孝。帝曰。父母恩重。交資色養(yǎng)。棄親向疏。未成至孝。遠曰。陛下左右。皆有二親。何不放之。乃使長役五年。不見父母。武帝云。朕亦依番上下。得歸侍奉。遠曰。佛亦聽僧。冬夏隨緣修道。春秋歸家侍養(yǎng)。故目連乞食餉母。如來擔棺臨葬。此理大通。未可獨廢。帝又無答。遠抗聲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滅三寶。阿鼻地獄。不揀貴賤。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大怒。面有瞋相。直視于遠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何辭地獄諸苦。遠曰。陛下以邪法化人?,F(xiàn)種苦業(yè)。當共陛下同趣阿鼻。何處有樂可得。帝理屈無答。乃下敕云。僧等且還。后當更集。有司錄取論僧姓字。當斯時也。齊國初殄。周兵雷震。見遠抗詔。莫不流汗。咸謂粉其身骨。煮以鼎鑊。而遠神氣嵬然。辭色無撓。上統(tǒng)衍法師等。執(zhí)遠手。泣而謝曰。天子之威。如龍火也。難以犯觸。汝能窮之。大經(jīng)所云。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彼不悛革。非汝咎也。遠曰。正理須申。豈顧形命。即辭諸德曰。時運如此。圣不能違。遂潛于汲郡西山。勤道無倦。三年之間。誦法華維摩等。各一千遍。大象二年。天元微開佛化。東西兩京。各立陟岵大寺。置菩薩僧。頒告前德。詔令安置。大隋受禪。天步廓清。開皇之始。蒙預落?。舊齒相趨。翔于雒邑。法門初辟。遠近歸奔。遠名馳帝闕。下敕授洛州沙門都。匡任佛法。辭不獲免。開皇五年。為澤州刺史千金公。請赴本鄉(xiāng)。七年春。住定州。途由上黨。留連夏講。尋下璽書。慇勤重請。辭又不免。便達西京。帝親臨御筵。敷述圣化。通孚家國。上大悅。敕住興善寺。勞問豐華。供事隆倍。又選天門之南。大街之右。東西沖要。游聽不疲。因置寺焉。名為凈影。常居講說。諸敘玄奧。辨暢奔流。于是四方投學。七百馀人。皆海內(nèi)英華。法輪前轍。望京趣寺。為法道場。遠開皇十二年春。卒于凈影寺。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魏氏。
華陰鄭縣人。
年十三。
事藹法師出家。
住西魏長安陟岵寺。
當周之滅法。
獨逃匿諸檀信家。
剃發(fā)染服。
曾不為變。
至隨氏遷都龍首。
詔居大興善寺。
開皇三年。
乃卜終南豐谷之東阜。
以老焉。
亦其故隱之地也。
詔遣左衛(wèi)大將軍晉王廣。
就山宣旨引見。
藏固辭。
上益敬慕之。
乃遣內(nèi)史舍人虞世基尉問。
并施油香薰爐。
三衣什物。
仍名其寺為豐德。
每歲三長之月。
藏必弘智論。
以闡化。
武德初。
制立僧官。
而藏為首選。
然終非世檢所樂也。
嘗以興善官供頻繁。
愿乞食如律。
晚行頭陀西郊柏林墓所。
文帝出游。
過也而嘆。
命侍從。
皆脫所服以施。
得衣凡百有馀聚。
藏悉以充營構。
然其所御。
惟納布大衣。
厚重可四斤許。
服之。
卒六十五夏矣。
曾未嘗頃刻去身也。
常坐一食。
形相挺特。
頎然八尺二分。
而步履輕安。
每食時。
千持澡瓶。
足躡木履。
幽梗盤沮。
自東阜四里。
乘厓而至。
午后復上。
則亦似獲神足通者。
故或圖寫其容貌。
存之至今。
京師慈門寺沙門小曇。
為建碑于寺門之右。
而潁川沙門法林為之文。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九 習禪四
釋智藏。
姓魏氏。
華州鄭縣人也。
十三出家事藹法師。
當西魏之世。
住長安陟岵寺。
值周滅法權處俗中。
為諸信心之所藏隱。
雖王禁剋切不懼刑憲。
剃發(fā)法服曾無變俗。
迄至隋初乃經(jīng)六載。
晦跡人間不虧道禁。
自有同塵莫敢聯(lián)類矣。
移都龍首住大興善。
開皇三年。
乃卜終南豐谷之東阜。
以為終世之所也。
即昔隱淪之故地矣。
山水交映邑野相望。
接敘皂素日隆化范。
后文帝敕左衛(wèi)大將軍晉王廣。
就山引見。
藏曰。
山世乃異。
適道不殊。
貧道居山日積意未移想。
陛下國主之體。
不奪物情為宗。
王具聞帝。
帝嘆訝久之。
乃遣內(nèi)史舍人虞世基
宣敕慰問。
并施香油熏爐及三衣什物等。
仍詔所住為豐德寺焉。
每至三長之月。
藏盛開道化。
以智論為言先。
凡所登踐者皆理事齊稟。
京邑士女傳響相趨。
云結山阿就聞法要。
逮武德初歲爰置僧官。
眾以積善所歸乃處員內(nèi)。
道開物悟深有望焉。
雖預僧僚而身非世檢。
時復臨敘終安豐德。
以武德八年四月十五日遘疾。
少時終于所住。
春秋八十五。
然藏青襟入道自檢形神。
不資奢靡不欣榮泰。
時居興善官供頻繁。
愿存乞食盡形全德。
縱任居僧務。
夏雨冬冰而此志不移。
終不妄啖僧食。
晚居西郊柏林墓所。
頭陀自靜。
文帝出游遇而結嘆。
與諸官人等。
各舍所著之衣百有馀聚。
藏令村人車運用充寺宇。
故使福殿輪奐回拔林端。
靈塔架峰迢然云表。
致有京郊立望得傳遙敬矣。
又爰初受具以布大衣重補。
厚重可齊四斗。
六十五夏初無一離。
受日說欲由來未傳。
常坐一食終乎大漸。
而狀形超挺唐量八尺二分。
質貌魁梧。
峙然峰崿之相。
常居寺之南岫四十馀年。
面臨深谷目極天際。
俓途四里幽梗盤岨不易登升。
而藏手執(zhí)澡瓶足躡木履。
每至食時乘崖而至。
午后還上。
初無顛墮。
因斯以談。
亦雄隱之高明者故。
圖寫象供。
于茲存焉。
京師慈門寺沙門小曇。
欽藏素業(yè)。
為建碑于寺門之右。
穎川沙門法琳制文。
釋慧覺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其先太原晉陽孫氏。
江右喪亂。
徙居丹陽之秣陵。
方覺之娠也。
時志公適至。
謂其家當出神童。
俄而覺生。
八歲入道。
即依興皇朗法師學既而嘆曰。
是豈足以澄神入慧哉。
嘗聞攝山泉石佳勝。
誠息心之地也。
乃摳衣往從慧布法師。
請開大智度論。
以餐服幽微。
陳晉安王伯恭。
刺史湘州。
并要一眾。
南游弘化。
吏部尚書毛喜。
護軍將軍孫玚。
并鞠躬頂禮。
左衛(wèi)將軍傅縡。
通內(nèi)外學。
平居慎許可。
每見覺則心形俱肅。
談論為傾倒。
隨平江表下令。
一州惟留二寺。
馀從屏廢。
覺聞懼焉。
于是百舍扣閽。
天聽斯允。
煬帝在蕃邸。
出鎮(zhèn)淮甸。
復賜書。
請住慧日寺。
及正位青宮。
令旨使知江都寶臺經(jīng)藏事。
大業(yè)二年從駕入京。
感疾于路。
三月二十二日。
至泗州宿預縣卒。
春秋五十三。
其年五月十三日。
還窆干江陽縣之茱萸里。
其碑則秘書詔誥舍人虞世南制序文。
金紫光祿大夫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制銘。
門人智果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慧覺。
姓孫氏。
其先太原晉陽人也。
江右喪亂。
遷居丹陽之秣陵焉。
覺之在孕。
梁代志公不測人也。
游宅徘徊顧而言曰。
此處當出神童。
俄而載誕。
有若符契。
幼而風神特達氣調不群。
雖則青襟。
便有奇心遠識。
于五蔭六塵。
深知泡電。
誓求離俗。
二親弗能違也。
年八歲出家研精法相。
其初伏業(yè)。
即興皇朗法師也。
學門擁盛咸暢玄風。
入室之徒莫非人杰。
覺稟承宏論備觀幽旨。
領略津會鐫求幽賾。
騁馳眾妙得自匈襟。
宗匠加賞相擊稱為法器。
加以游心九部備觀數(shù)論。
詭說異門并尋枝葉。
既而嘆曰。
槍榆豈沖天之舉。
小道乖適遠之津。
聊以忘憂非吾徒也。
夫澄神入慧莫尚五門。
攝山泉石致美息心勝地。
乃摳衣獨往止于棲霞寺焉。
有慧布法師。
空解第一。
深明方等。
或有未悟韞櫝于懷。
佇知音者及見欣然便即開授。
又以大智度論江左少弘。
布備宗緒將陳請說。
乃垂覃思申暢幽微。
布公披襟嘆美。
即命開講。
于是舊文新意兩以通之。
遠近餐服聞所未聞。
釋論廣興于斯盛矣。
陳晉安王伯恭為湘州刺史。
深加禮異并請講眾。
南行弘演。
吏部尚書毛喜。
護軍將軍孫玚。
并鞠躬頂禮虔仰殊常。
左衛(wèi)將軍傅縡。
學通內(nèi)外氣調甚高。
緇素之間無所推敬。
每見覺來必心形俱肅。
劇談高論流連無已。
天爵服人皆如此類。
隋朝剋定江表憲令惟新。
一州之內(nèi)止置佛寺二所。
數(shù)外伽藍皆從屏廢。
覺懼金剛之地淪毀者多。
乃百舍兼行上聞天聽。
有敕霈然從其所請。
啟沃神衿弘護像法信有力焉。
煬帝昔居藩屏化牧淮甸。
欽佇勝人義踰仄席。
乃賜書曰。
法師安善。
涼暑惟宜。
承棲遲龜山之域。
闡揚龍樹之旨。
其義端雄辯。
獨演暢于稽陰。
談柄微言。
偏引級于鏡水。
弟子欽風籍甚味道尤深。
今于城內(nèi)建慧日道場。
延屈龍象大弘佛事盛轉法輪。
上人名稱普聞眾所知識。
今遣迎候。
遲能光拂也。
于即賁然來儀。
膺此嘉命。
法濟上人者。
靈智難思。
于永福道場請開大論。
主上親臨法席稱善久之。
后止白塔恒事敷說。
大品涅槃華嚴四論等二十馀部。
遍數(shù)甚多。
學徒滿席。
法輪之盛莫是過也。
先是江都舊邸立寶臺經(jīng)藏。
五時妙典大備于斯。
及踐位東朝。
令旨允屬掌知藏事。
僉曰得人。
大業(yè)二年從駕入京于路見疾。
而神色怡然法言無廢。
及至將漸明悟如常。
咸見金剛大神前后圍繞外國梵僧燒香供養(yǎng)。
初有智覺禪師。
爰感靈應。
乃見覺名題于金錄。
固其所得位地義量難測。
至三月二十二日。
遷化于泗州之宿預縣。
春秋五十有三。
惟覺美詞令善容止。
身長八尺風表絕倫。
攝??升堂俯仰可則。
覿其威儀莫不改容易觀。
寓目忘倦。
至于吐納玄言宣揚妙義。
雄辯清論云飛泉涌。
真可謂日月入懷風飆滿室。
雖復褊志滯情。
亦頓忘鄙吝。
然其芝蘭所化。
陶誘之功日就月將。
固亦弘矣。
兼通外典妙善尺牘。
屬詞染翰造次可觀。
折簡所至皆為模楷。
加以風度淹遠雅量弘深。
談絕是非心夷彼我。
峻矣重仞人莫之窺。
信施相積隨用檀舍。
二翼之外纖芥罔畜。
止有論文談疏。
盈于幾篋而已。
豈非拔俗之奇才通方之正士也。
有詔喪事所須隨由備辦。
恩禮周給務從優(yōu)厚。
并具舟楫。
王人將送。
其年五月十三日。
還窆于江陽縣之茱萸里。
傳業(yè)學士數(shù)甚滋多。
門人智果。
稟承遺訓情深追遠。
乃與同學紀諸景行碑于寺門。
秘書詔誥舍人虞世南為文。
金紫光祿大夫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為銘。
見于別集。
裴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 【介紹】: 隋河東聞喜人。
裴忌子。
初仕于陳。
以父在隋,乃陰奉表于文帝請為內(nèi)應。
及入隋,拜開府儀同三司。
歷洋、直、棣三州刺史,有能名。
煬帝初為太常少卿,知帝好聲色,乃奏集北周、北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六品以下士庶有善音樂及倡優(yōu)百戲者直太常。
自此,異技淫聲咸萃樂府,帝大悅。
遷民部侍郎。
煬帝大業(yè)五年又以戶籍多脫漏,年齒不實,奏令“貌閱”,整頓戶籍。
遷御史大夫,與虞世基、裴矩等共掌機密。
伺帝意,曲法順情,妄加刑戮,引致奸黠,共為朋黨,侵擾百姓。
司馬德戡為亂時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8—638 【介紹】: 唐越州馀姚人,字伯施。
虞世基弟。
受學顧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
文章婉縟,得徐陵之意。
又從王羲之七世孫僧智永學羲之書法,妙得其體,由是聲名籍甚,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唐初四大書家。
仕隋為起居舍人。
太宗時為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對掌文翰。
遷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
太宗重其博識,每機務之隙,引之談論,世南必存規(guī)諷,多所補益。
太宗嘗稱世南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
卒謚文懿。
有《北堂書鈔》及文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排行七。文章婉縟類徐陵。仕陳為建安王法曹參軍。入隋,任秘書郎、起居舍人等職。入唐,歷官秦府參軍、弘文館學士、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書監(jiān)等職。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嘗學書于浮屠智永,得其法,與歐陽詢齊名,并稱“歐虞”。曾勸太宗毋為宮體詩,而其詩除《詠蟬》等少量有興寄、邊塞詩較剛健外,其余多為應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辭典麗,內(nèi)容則比較空泛。原集早佚,《全唐詩》存虞世南詩1卷。
唐詩匯評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受學于顧野王。為文祖述徐陵,陵以為類己;又師沙門智永書,妙得其體,故聲名籍甚。仕陳,為建安王法曹參軍。入隋,官秘書郎、起居舍人。隋亡,為竇建德黃門侍郎。李世民滅建德,引為秦王府參軍,轉記室,掌文翰。貞觀中,轉著作郎、秘書少監(jiān)、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公。太宗有失,世南必犯顏諫,甚得親禮,謂世南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編有《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今存;著《虞世南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世南字伯施。越州馀姚人。歷官陳隋。復事竇建德。入唐為秦府參軍。累轉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年八十一卒。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懿。圖像淩煙閣。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世南)善屬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悳?,與世基同入長安,俱有重名,時人方之二陸。
《唐詩品》
虞監(jiān)師資野王,嗜慕徐,庾。髫卯之年,婉縟已著;琨玙之美,綺藻并豐。雖隋皇忌人之主,貞觀睿圣之朝,然而善始之愛,身存亂國,準倫之譽,竟列名臣,駢美二陸,不信知言矣乎?其詩在隋則洗濯浮夸,興寄巳遠;在唐則藻思縈紆,不乏雅道。殆所謂圓融整麗,四德具存,治世之音,先人而興者也。至如“橫空一鳥度,照水百花燃”、“竹開霜后翠,梅動雪前香”,天然秀穎,不煩痕削。又《長春宮應令》云“民瘼諒斯求”,《江都應詔》云“順動悅來蘇”,其視宮體之規(guī),同歸雅正。石渠、東觀之思,自非圣主,何能揚休下后世哉!
《詩源辨體》
武德、貞觀間,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諸公五言,聲盡入律,語多綺靡,即梁、陳舊習也?!础?a target='_blank'>唐書》:“世南文章婉縟,慕徐陵。太宗嘗作宮體詩,使賡和。世南門:‘圣作誠工,然體非雅正,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也奉詔?!墼唬骸拊嚽涠!蟮蹫樵娨黄?,述古興亡,既而嘆曰:‘鐘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朕此詩何所示耶?’敕褚遂良即其靈座焚之?!苯裼^世南詩,猶不免綺靡之習,何也?蓋世南雖知宮體妖艷之語為非正,而綺靡之弊則沿陳、隋舊習而弗知耳。且世南所慕徐陵,而謂之雅正,可手?至如《出塞》、《從軍》、《飲馬》、《結客》及魏徵《出關》等篇,聲氣稍雄,與王褒、薛道衡諸作相上下,此唐音之始也。
虞熙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 【介紹】: 隋會稽馀姚人。
虞世基子。
煬帝大業(yè)末為符璽郎。
宇文化及為亂,宗人虞伋知而告之,勸出走。
熙以為棄父背君,求生何地,不從。
難作,兄弟競請先死,乃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8—627 【介紹】: 唐觀州蓨人,名倫,以字行。
隋文帝開皇末為楊素所賞,妻以從妹,擢內(nèi)史舍人。
煬帝時陰為虞世基裁畫吏事。
宇文化及亂,使德彝數(shù)帝罪。
化及死,遂歸唐。
以秘策干高祖,更拜內(nèi)史舍人。
封趙國公,徙密國。
太宗時累拜尚書右仆射。
卒謚明,改謚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