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法沖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善悟,字高庵,俗姓李,洋州(今陜西洋縣)人。年十一得度,師事佛眼清遠(yuǎn)禪師。后住南康云居寺?!缎吕m(xù)高僧傳》四集有傳。今錄詩九首。
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善悟號高庵。
洋州李氏子。
年十一得度。
生有夙慧靈根自發(fā)。
沖禪師舉梁武帝問達(dá)磨因緣。
如獲舊物遽曰。
我既廓然。
何圣之有異其語勉之南詢。
遂謁龍門佛眼。
一日有僧被蛇咬。
佛眼問眾曰。
既是龍門為甚卻被蛇咬。
悟應(yīng)聲曰。
果然現(xiàn)大人相。
眼器之。
后傳此語至佛果。
果曰。
龍門有此僧。
東山法道未寂寥。
爾上堂心生種種法生。
森羅萬象縱橫信手拈來。
便用日輪午后三更。
心滅種種法滅。
四句百非路絕。
直饒達(dá)磨出頭也是眼中金屑。
心生心滅是誰木人。
攜手同歸。
歸到故鄉(xiāng)田地猶遭頂上一錘。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四
禪師名善悟。
生李氏。
洋州興道人也。
舍家誦經(jīng)。
得度具戒。
夙慧警敏。
初聞沖禪師舉達(dá)磨廓然無圣之語。
即曰。
我既廓然。
何圣之有。
奇其語。
發(fā)之南詢。
周流舒蘄間。
參叩宗匠。
抵龍門見佛眼禪師。
聞舉云門語云。
直得山河大地。
無纖毫過患。
猶是轉(zhuǎn)句。
不見一色。
始是半提。
更知有全提。
始得。
師心有契遂依止焉。
一夕佛眼謂曰。
汝聞孤鸞對舞乎。
昔有二鸞。
每對舞。
嘗喪其一。
止不復(fù)舞。
智者以鑒向之。
孤鸞顧見自影輒舞。
師豁然悟。
一日貓執(zhí)鼠過前。
佛眼指以示師。
師曰。
皖公山倒。
佛眼喜之。
因命分座說法。
嘗舉德山夜參因緣曰。
悟上座今夜亦不答話。
或有僧出。
只向道。
你許多時(shí)。
向甚處去來。
佛眼動(dòng)容曰。
吾高枕矣。
自是道聲四馳。
宣和初。
出世吉州天寧。
明年徙南康之云居。
宗風(fēng)大振。
師性方嚴(yán)。
語不妄發(fā)。
以身循眾。
雖祁寒酷暑。
必伴眾。
夜臥三椽下。
有怠墮起不時(shí)者。
必扣枕以警之。
凡方丈服用之具皆虛設(shè)。
而未嘗御也。
自號高庵。
時(shí)泐潭祥禪師。
雅自標(biāo)置。
大抵與師德望相埒。
而苦節(jié)堪忍得眾。
則師過之。
閱七年。
圜悟禪師得旨住云居。
有敕移師金山。
以疾固辭。
明年圜悟歸蜀。
南康守復(fù)師云居。
尋以兵亂謝去。
避地天臺。
寓居韶國師庵。
紹興二年。
臺州得旨。
革浮山鴻福寺。
為禪居。
遴選大有道者??之。
郡守以屈師。
師固辭。
即請于朝。
六月命下。
師不獲已諾之。
時(shí)參徒裹糧而從者。
尚以百數(shù)。
一日舉世尊垂入滅示??前卐字因緣。
乃披襟謂眾。
瞻仰取足。
無令后悔。
既而曰。
吾衰矣。
蓋歸故山之三塔乎。
僧曰。
方領(lǐng)浮山奈何。
師曰。
死可以住持而留邪。
僧曰。
幾時(shí)可去。
師曰。
俟有人提草鞋即去。
曰。
某甲去得否。
師曰。
解插觜即得。
僧曰。
諾諾。
師笑而止。
七月一日。
侍者趣辦。
行師不塔。
明日晝寢起。
語如平時(shí)。
遽揮侍僧曰。
去去。
僧退。
少選候之。
則已趺坐而逝。
住世五十有九。
安居四十一夏。
靈骨舍利一歸云居之三塔。
一葬浮山。
祀為始祖焉。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三
釋善悟,字高庵,洋州李氏子。
生有夙慧,靈根自發(fā)。
年十一得度,聞沖禪師舉梁武帝問達(dá)摩因緣,如獲舊物,遽曰:“我既廓然,何圣之有?
異其說,勉之南詢,遂謁龍門佛眼。
一日,有僧被蛇咬,佛眼問眾曰:“既是龍門,為甚郤被蛇咬?
”悟應(yīng)聲曰:“果然現(xiàn)大人相。
”眼器之,后傳此語至佛果,果曰:“龍門有此僧,東山法道殊未寂廖。
”上堂:“心生種種法生,森羅萬象縱橫。
信手拈來便用,日輪午后三更。
心滅種種法滅,四句百非路絕。
直饒達(dá)摩出頭,也是眼中金屑。
心生心滅是誰,木人攜手同歸。
歸到故鄉(xiāng)田地,猶遭頂上一錘?!?div id="mh2rhna" class='inline' id='people_33605_3_12_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