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登師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二
禪師諱惠勤。
舒州銅城人。
出家試所習(xí)。
得度具戒。
參太平演禪師。
發(fā)明大事。
時太平法窟。
龍象最盛。
師與圜悟佛眼。
嶄然露其頭角。
眾望翕然推重。
及演遷五祖。
靈源禪師繼主太平。
登師第一座。
以法施學(xué)者。
靈源退席。
舒守雅聞譽望。
命出世太平。
開五祖法要。
僧問。
萬法本來歸一。
一法了無蹤跡。
白蓮峰下傳來。
未審以何為的。
師舉拂子云。
用遮個為的。
曰。
與么則兵隨印轉(zhuǎn)。
將逐奉行。
云。
上座見個什么。
曰。
驗人端的處。
下口便知音。
云。
不妨具眼。
曰。
此日一會。
超越靈山。
云。
那個是超越底事。
僧提起坐具云。
三世諸佛盡向遮里納敗闕。
云。
三十棒且待別時。
乃云。
祖師心印。
狀似鐵牛之機。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不去不住。
坐斷要津。
凡圣路絕。
當是之時。
不見有眾生可度。
不見有佛果明成。
亦無煩惱可除。
亦無菩提可證。
唯彰本體。
應(yīng)用堂堂。
出沒卷舒。
得大自在。
天堂地獄虎穴魔宮。
處處道場。
頭頭佛事。
然雖如是。
也須到遮田地始得。
此事不從脩證。
不陟言詮。
莫非妙智發(fā)明。
超然獨脫。
或末至此。
當宜忘情絕慮。
深切諦觀。
久久之間。
自然云霞消散。
孤月白圓。
砂礫盡時。
真全始見。
又曰。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桃花紅。
李花白。
誰道融融只一色。
燕子語。
黃鶯鳴。
誰道關(guān)關(guān)只一聲。
不透祖師關(guān)捩子。
空認山河是眼睛。
又曰。
日出卯。
用處不須生善巧。
拈起柱杖云。
柱杖橫山河。
大地一時橫。
柱杖堅山河。
大地一時堅。
十方如來所說法。
不能與此為譬喻。
絕聱訛無巧妙。
灸瘡瘢上著艾燋。
若能于此究根源。
方透衲僧向上竅。
如何是衲僧向上竅。
擊禪床下座。
又曰。
昔日僧問趙州。
如何是不遷義。
州以手作流水勢。
其僧有省。
復(fù)有僧。
問法眼云。
不取于相。
如始不動。
如何不取于相。
見于不動。
法眼云。
日出東方夜落西。
其僧亦有省。
若于斯明得。
便見道。
旋嵐偃岳而常靜。
江河競注而不流。
其或未然。
更為饒舌。
天左旋。
地右轉(zhuǎn)。
古往今來經(jīng)幾遍。
金烏飛。
玉兔走。
才方出海門。
又落青山后。
江河波渺渺。
淮濟浪悠悠。
直入滄溟晝夜流。
遂高聲云。
諸禪德。
還見如如不動底么。
以拂子擊禪床下座。
又曰。
乍語鶯喉澀。
初來燕語新。
莫驚雙??白。
又是一年春。
林上花鋪錦。
堤邊草織茵。
誰知造化體。
元是法王身。
舉起拂子云。
看看。
若也識得。
海印發(fā)光。
茍或未然。
塵勞先起。
擊禪床下座。
居太平八年。
宗風大震。
政和二年有詔。
請住東都智海。
十月九日。
就大相國寺三門開堂。
遣中便降香。
鴻臚少卿赍疏。
兼撥賜金寶。
充辦齋筵。
謝恩。
祝圣罷。
僧問。
才升猊座。
便爇天香。
祝圣之言。
速道。
云。
祥云籠殿閣。
瑞氣滿乾坤。
進云。
一朵曇花開上國。
聲香從此播人間。
云。
別是一家春。
曰。
靈山一會儼然猶在。
云。
作么生是靈山會上事。
曰。
明朝自有明君鑒。
學(xué)人三拜謝恩。
云。
一任流通。
問。
太平古曲久播徽音。
學(xué)人上來。
乞師垂示。
云。
尺頭有寸。
秤尾無星。
曰。
與么則智海洪波。
普施馀潤。
云。
真不掩偽。
曲不藏直。
曰。
只如無陰陽地上生個什么。
云。
喚什么作無陰陽地。
曰。
靈苗瑞草尋常事。
優(yōu)缽羅花物外春。
云。
謝子供養(yǎng)。
乃云。
問話且止。
不見道。
窮諸玄辯。
若一毫置于太虛。
竭世樞機。
似一滴投于巨浸。
況祖師心印。
諸佛本源。
蠢動含靈。
無增無減。
唯圣與圣。
即能知之。
恭聞失圣仁宗皇帝有修心詩云。
初祖安禪在少林。
不傳經(jīng)教但傳心。
后人若悟真如性。
密印從來妙理深。
敢問諸人。
如何是真如之性。
如何是密印妙理。
假使目連鹙子智慧神通。
到此也須亡鋒結(jié)舌。
山僧今日幸逢快便。
為國開堂。
得路便行。
豈畏傍觀怪笑。
乃舉拂子云。
看看。
豈不是諸人真如之性。
豈不是諸人密印妙理。
于斯見得。
共報國恩。
其或未然。
別容理論(中謝)。
復(fù)云。
適來所舉。
初祖安禪在少林。
不傳經(jīng)教但傳心。
且道心作么生傳。
我仁宗皇帝。
在位四十馀年。
萬機之暇。
留心此道。
既得之于心。
乃形之于言。
流布無窮。
后人取則。
吾祖達磨初至少林。
二祖侍立次。
遂問。
我心未寧。
乞師與安。
達磨云。
將心來。
與汝安。
二祖云。
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云。
與汝安心竟。
二祖于是豁然大悟。
自此傳衣付法。
繼襲祖位。
且道二祖當時悟得個什么。
英靈之者。
舉著便知。
影響之流。
卒難領(lǐng)會。
聊成鄙頌。
少助發(fā)揮。
覓心無得。
乃安心悟了。
爭如未悟深。
萬丈碧潭秋月白。
一聲云外老猿吟。
積塵成岳。
削鐵為針。
少室山前無異路。
游人來往自崎嵚。
樞密鄧公子常。
奏賜椹服。
佛鑒師名。
留智海三年。
累表懇辭歸山。
尋得旨住江寧府蔣山。
政和七年十月八日。
沐浴更衣。
端居丈室。
手寫別故舊書數(shù)幅。
停筆而化。
靈骨舍利塔于本山。
法才富贍。
道學(xué)淵源。
履踐高妙。
當時天下叢林推仰。
以為深得東山真機大用三昧。
初受太平日。
即具儀。
扣靈源之室。
請曰。
住院董眾。
宜何所先。
靈源曰。
此無他。
當以杖笠包具。
置方丈壁間。
去住如衲子之輕則至矣。
終身奉行之。
遂為一代宗師典刑云。
贊曰。
常聞慈受禪師初出世真州資福。
嗣法凈照禪師。
俄退席。
寓蔣山。
佛鑒會中。
聆其夜參所舉。
皆平昔未諭。
心因異之。
忽一夕于佛鑒言下大悟。
即欲炷香。
改嗣佛鑒。
佛鑒深卻之。
不許。
于戲曷有末代欺世負官。
以院易嗣。
奉金請拂者。
曾佛鑒奴之非若也。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四
洪烈,字仲芳,號寄廬,平湖人。
少受知于學(xué)使洪承疇。
順治乙酉,以明經(jīng)授欽州牧。
時粵疆未定,乃依幕府,流寓五羊城。
衣敝不完,并日而食。
幸以詩見重李撫軍,稍稍得衣食。
一日,藩邸張宴,群吏紛集,而王所召客惟一施欽州,曰:今日非宴下吏,重詩人也。
后復(fù)授徒龍灘以自給。
署程鄉(xiāng)篆,悉捐里長營辦費。
及抵欽,綏輯流亡,錄亂兵所棄子女姓氏榜通衢,俾其家領(lǐng)歸。
升松江同知,與提督馬進寶相抗,馬故驍將,欲以氣凌轢,使之屈伏。
嘗置酒帥府,困以巨觥,笑曰:當令此老醉死。
明旦令人伺之,則施司馬放早衙矣。
著有詩史集,又有粵游集、觀海集、雄游集、天中集諸編。
晚年罷官歸里,先君子延至西平署,命季友受業(yè)焉。
燈窗雪案,古色照人,今登師作,不禁三復(fù)流涕云。